让聋哑生学会自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建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讲堂为学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聋哑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聋哑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提高。聋哑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其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下面我就在聋哑生教育中,如何引导聋哑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聋哑生乐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促进聋哑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聋哑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调动聋哑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允许聋哑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聋哑生“愿学”、“爱学”、“会学”、“乐学”,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聋哑生参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习成为聋哑生自主探究的行为。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屏幕上出现两个人同时相对而行直至相遇的动画,由于问题情景直观、醒目、新颖,聋哑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电教媒体能形象逼真地展示问题背景,教师原本用手势语难以表达清楚的概念直观地呈现在聋哑生面前,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中,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操作教具,又要打手势给学生解说,难免手忙脚乱,费时耗力,教学程序繁琐松散,学生思维过程不够连贯,难以达到理想的目的。但利用电教媒体,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色彩鲜艳的长方形、正方形时,聋哑生的学习兴趣便被激发,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轻松自如地掌握知识,享受到学习和思考的乐趣。
二、引导聋哑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聋哑生的学习过程是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流中产生的。在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交流是基本的因素,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交往而成为独立的人。如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聋哑生已有2-7的乘法口诀基础,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给聋哑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通过以下四个层次让聋哑生组成小组思考、交流、探索。(1)猜想(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句都有哪个数,在哪个位置);(2)试编(让聋生自主探索编出口诀);(3)交流、讨论(交流编写经验、体会、讨论结果);(4)应用(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聋哑生经历了口诀的编写过程,加深了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聋哑教育必须加强对聋哑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聋校中高年级以上的课堂教学中,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设计组织引导聋哑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给予时间上的保证,这样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这是发扬教学民主的生动表现,也是聋哑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三、实施开放课堂教学,让聋哑生作学习的主人
鼓励聋哑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使其能自学理解课文,对此教师可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做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读,根据学习目标划出文中重点、难点加以思考理解,并在课堂上讲述,这样教师和聋哑生都可以提出质疑,让“小老师”解答。为了使教学真正成为聋哑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我在教学中一改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倡导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小组合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感觉“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上《用2-6的口诀求商》一课时,我就尝试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提出读了本例题你读懂什么,学习之前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等问题,然后以小组汇报的方式把问题汇报上来,接着再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研究,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全班学生共同研究解决。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们很喜欢,大家都愿意提问题,都希望自己的问题被解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研究的场所,形成了信息流动的“场”。实验证明,学生的小组学习效果要比个别学习效果好,即使是弱智儿童也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教学中的讨论、小组合作,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自主解疑的意识明显增强,而且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了信息的多向交流与反馈,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了时间上的保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更强化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引导参与,激发情趣
1.发掘学科特点。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善于挖掘,就总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语文学科中,教师可借助文质兼美的教材,凭借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进行情景渲染,以情动人,还可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补充新的知识信息。如教标点符号时,讲一点有关标点符号的小故事,教字词时,介绍一点“词语趣谈”小知识;介绍中外名家时,讲一点有关的趣闻轶事;介绍仿生学时,引导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仿生学在现代科技中的运用情况等。对数学学科要设疑求索,以疑激趣;而律、体、美学科则以优美的示范,激起学生仿效的欲望。
2.组织操作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聋哑生的动手操作,使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剪、摆、拼、分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又如在教语文《给妈妈的礼物》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准备好南南做礼物所需的材料,然后按照制作礼物的步骤做一份生日礼物。还可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文实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课本剧表演,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表演中可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是聋哑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真正成为聋哑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让聋哑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