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黎璞琛 田伟军

  摘要: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特征,培养“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可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或制定有利于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职业院校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来自于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3]。笔者探讨了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养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提高专职教师的“双师型”比例,努力造就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关键的措施,如进行专业技能考核、校企挂钩、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举办职业院校教师技能比赛等,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2],[4]。具体措施如下:
  1.教师拟定个人“双师素质”培训提高计划。教师要制定个人的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双师素质培训提高计划,写明每学期在什么时间进行技能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培训计划须经教研室讨论,系主任审核,严格执行。
  2.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生产现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3.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环节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实训中心、教学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4.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由职教集团和学校主导,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这一基地不仅是专职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基地,还是“双师型”教师的实践基地和外聘教师的来源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是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也是落实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教育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5]-[6]。
  5.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专业教师可以分批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是为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的,特别是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可采用以下途径:
  1.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在合作企业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专业选派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直接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教师按企业员工制度管理,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教师在岗余时间回学校参加教学及教研活动。
  2.教师以半脱产形式,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一种是人员参与形式的科研。人员参与形式的科研合作,近似于挂职顶岗,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
  3.培养校外兼职教师。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地选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4.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专业教师可以在合作企业中担任技术员、技术管理部门经理、技术顾问等职,形式可以采用脱产或半脱产。企业聘用金不低于教师年工资收入。
  5.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三、建立促进教师提高双师水平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人都需要激励。个体在适合于本身需求的外部刺激下,会产生一股强大的自动力,这种自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而激励的最大作用则是激发教师的潜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除了依靠常规常规管理措施外,还应该通过激励机制将提高“双师型”教师质量水平转化为其本人的内在需求,才能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首先,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应尽可能将单位整体利益与教师的个人利益挂钩,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单位的兴衰对自己前途、利益的影响,调动教师的内在潜力。为了鼓励和支持教师自觉学习实践,尽快提高双师水平,学校可实行以下奖励办法:①教师到企业进行提高双师水平的顶岗实践,核定给一定数量的工作量;②教师参加提高双师水平的学习培训费用由学校全额报销;③教师考取双师性质的技能技术证书,发给一定的奖金;④双师型教师上课,在相同情况下课时酬金提高一档。⑤各系每建成一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学院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划拨实训基地一定的运转经费。
  
  四、建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s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一是要密切校企联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校外实习和培训。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校企紧密合作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通过定期下企业实践,专业教师能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过程,熟悉企业劳动组织过程,及时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并反映在教学中。二是要制定符合职教特点或相对独立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系列。我国高职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普通高等院校采用同一个标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主要看论文和科研成果,没有体现实践和应用能力等高职师资的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政策研究,单独成立高职教师职务评审机构,单独制定职务评审条件,设立各级职务的比例,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三是要建立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提高待遇、优先评职、晋级、评优、学习、进修、培训和出国等措施调动专任或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广大教师以获得双师素质为荣,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80-81.
  [2]王星.“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措施[J].职业与教育,2008,(5):81-82.
  [3]石凯定,邓学峰.产学研结合与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7-48.
  [4]李细平.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4):61-62.
  [5]陈晓虹.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7):64-66.
  [6]教兵,邢淑清.高职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12):56-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