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漆芙蓉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据一项针对全国22个省市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达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心理卫生问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2020年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五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目前在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教育者如不能及时加以疏导,将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职中学生心理更为复杂、脆弱。他们由于学业挫折和家庭、社会的压力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有严重心理障碍。若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则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如何加强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
据在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系统
1.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在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保健知识。
针对职中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地系统讲授学生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有关学习生活方面的心理学知识,这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2.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团体心理辅导项目。
从初中到职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努力适应这一人生转折是职中新生必须面对和完成的第一课。从心理学分析,每一个人面对较为熟悉的环境,会比较有自信和安全感;而面对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甚至负性情绪。一年级重点是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和自信心的培养训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校园已不再是陌生的地方了,老师也不再陌生了,也就由此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学生的真正个性开始暴露,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出现了极端化。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这个阶段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教育与训练;三年级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三年级重点是就业前心理辅导、择业指导和继续学习与发展的指导。
3.开展个体心理咨询。
充分发挥学校咨询室的作用,并且利用心理信箱、网上留言、QQ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给他们提供一个倾诉烦恼的机会。心理辅导老师保证做到“严守秘密”、“有信必复”、“有问必答”,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做心灵的朋友,及时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扰,消除心理障碍。
4.做好学生关键期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是教育领域中定量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心理测量可以迅速而大量地搜集学生的信息,从中可以归纳出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点,从而深化心理学理论研究,并据此制定出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心理测量可以为学校的升学就业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确定最有可能成功的专业或职业,进而做出最佳选择。心理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查明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咨询或治疗。
根据职中的实际,应该抓住几个关键期对学生做心理测量。第一个关键期是新生入学,要对学生进行气质类型和适应性的测量,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专业。然后根据学生的适应能力,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职中生活。第二个关键期是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基本熟悉了职中生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心理问题逐渐显现,有些学生会产生比较浮躁的情绪,早恋现象也开始出现,这时就要对学生进行情绪情感方面的测试。第三个关键期是学生临毕业前,学生普遍存在对就业前景产生恐慌的心理,这时就要对他们做心理压力方面的测试,然后采取相应的办法帮学生减压。
二、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生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观念,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包括增强其信心和使其获得精神的自我满足等。教师要积极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励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责骂、体罚,而要在分析中予以引导;批评把握分寸,不挖苦学生,批评中要有肯定,不要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根据多元智能评价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和赏识,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欲望。
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另外,班级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应利用主题班会及开展各项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由于职高学生成绩较差,行为约束力较差,但父母却望子成龙,造成他们与家长的隔阂。因此,教师应利用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努力融洽家长与学生的关系,让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根据我校实际,开家长会的难度比较大,我们可以印发一些家教知识的传单对家长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告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及时与孩子沟通,创造自由、平等、和睦相处的气氛。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各种社团活动
团委应该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诸如书画协会、舞蹈协会、音乐协会、足球、篮球协会、家电维修协会、电脑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在社团中交往。人际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摆脱孤独感,学生会感到在社团中交朋友原来是很容易的事。我们还可以在每个社团中培养一些学生心理教育骨干,通过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宣传与行动,产生辐射效果,把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们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学校再相应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技能大赛和运动会等,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技艺的机会。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趣,而且调节了有情绪问题学生的心境。
学校还应引导和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使职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多种能力,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掌握市场就业信息及各种职业工种的规范要求,消除毕业后就业时的恐惧心理,适应人才劳务市场的变化要求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做好思想上、能力上、心理上的准备,缩短职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
五、营造宽松、积极、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那么学校的环境气氛就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美化校园,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愉悦心灵。其次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利用板报、专刊、广播和校刊等做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再次是设立文化墙,如在不同的墙面上陈列世界名人的大幅照片与业绩或名言,陈列学生的作品,张贴各种公益标语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总之,我们应该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其次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各部门、各种课程、团的活动、班级活动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贯通各个渠道,使各个途径协同合作,这样才能真正给学生一片健康的天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