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进行有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刚

  摘 要: 化学有效反思的实质就是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的化学行为的养成。实施有效的反思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化学,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平常教学体验。
  关健词: 中学化学教学 良好反思习惯 引导
  
  有效反思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延深。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好的反思习惯,可以为现在和将来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学业和事业成功作铺垫。那么,他们的成功源泉从哪里来呢?是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依靠教师的适度激活,是依靠教师的恰当安排。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学体验,良好反思习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引导,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反思预习内容,内化基础知识
  
  课堂听课的前一学习环节是认真做好预习工作,检查预习效果的方法就是反思。多数化学概念、原理、实验现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应当是学习化学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借助熟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化学原理,既能解决知识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时,我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然后参观附近的小水厂,再反思,学生对过滤等操作领会得相当不错,学生从生活中得到了感性认识,从反思中理性掌握了知识。可见反思是内化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反思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结构
  
  很多学生学完一节课的内容,当堂课掌握较好,但学完一周课或学完一个月的课就糊涂了,几乎全乱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及时反思,没有对知识形成网络,奥苏伯尔的“同化论”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与其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把新知同化后引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内化为已有观念,构建知识结构中。因此,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形成网络。例如,学完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后,我便叫学生思考、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反应原理。①固体和液体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型;②固体和固体反应,反应需要加热型。从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反思,便于构建结构,也便于记忆、理解,这样的反思能够使各单元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学生在反思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逐步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体系,不仅有利于在知识的巩固与系统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检索、提取和运用,促进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的智力,如给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命名为某化某时,学生通过反思迁移至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氢化学式的书写。可见我们通过反思可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反思教学内容,增强创新使命
  
  要想给学生留下教学内容反思,我们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内容,应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适时地将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成就引进课堂。例如,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介绍“绿色化学”的新进展,在学习碳的同素异形体时,介绍C60这一具有足球形状的特殊分子的发现趣史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教师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新的科学概念及学科动向引进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点,而且能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未来化学将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益处,使他们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使命。
  
  四、反思学习行为,完善自我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正如叶圣陶指出:“所谓教师的学科教学,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不教,让学生能自己研究,自我解决,自我调控。”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有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行为。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不仅是知识的再现与强化,而且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最高要求。因此,课堂上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增强学生反思智慧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当完成练习或回答一个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同时耐心倾听集体中其他学生的评价,养成自我检查审视、自我调控的意识。实践证明,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完善,最后得到自我升华,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五、反思化学史反思,激发爱国热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公元前11世纪,我国古人就懂得用高岭土制造原始瓷器;在战国时代,古人就懂得用生铁炼钢。在教学中我们适当引用这些史实,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化学的过去,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在化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再结合国情教育,说明我国现阶段化工的生产水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化学污染的防治、环境保护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的化学事业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因此,反思是新课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化学课堂效益的需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可见反思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促进,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