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中的听译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传生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同声传译中的听译关系。研究发现同传中的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是一项复杂的认知过程。注意力在同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分配注意力是提高同传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同声传译 听译 认知 分配注意力 准确度
同声传译中的听译是一项复杂的认知过程。为此,Moser[1]曾指出我们对听译的认知是如此的缺乏,对这个领域是如此陌生,这表明我们对听译的研究是远远滞后的。无疑,这给研究同声传译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揭示同传的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复杂的认知过程并非不可知,也不是捉摸不定。实际上,我们可以对它进行量化来加以研究。我们知道,同声传译中起作用的并不完全是靠简单的听与说来完成的,事实上,这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同时作用。由于我们对同传中的认识知之甚少,因而,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些诸如译员和演讲人停留片刻的现象。
也许有人认为,这不外乎是一心多用。同时处理多种信息并非新鲜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同时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日常言谈中,我们会习惯性地预测我们对方下句的大意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我们可以同时做到边听边留神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及眼神;办公人员边接听电话边看报的现象司空见惯。尽管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同时边听边说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毕竟不多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就因这样的“一心多用”诱发的不良后果,也屡见不鲜。比如司机在驾驶时,边接听手机边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远比全神贯注地驾驶的司机要多得多;机床操作工人中因一边闲谈一边操作诱发事故的远比一心一意操作的要高得多。研究还表明,当你在全神贯注地哼唱一首你喜爱的歌曲而旁边响起另一首似曾相识的曲子时,你很难做到不受干扰。由此可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求两种技能在高负荷下同时并用的机会则更少,尽管我们不能排除它在现实中的存在。正如Gerver[2]的研究表明那样,同传中要求的认知深度、对信息的伺机处理与日常的言谈不能相提并论。
Chernov[3]曾对同传中听译所需的时间分配作过调查,他发现英俄同传翻译听译的时间只占70.5%,最高效时间是89%。Gerver[4]研究发现某些译员在整个输入输出时间里能同时听译达75%以上,而且能够连续翻译不出现任何错误达85%以上。Gerver[5]研究还发现法译英中听与译的时间只是65%。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均未对同传听译和单独聆听进行比较。至于英译汉所占比例如何,目前我国还没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
一、同传中的听译准确度比聆听的准确度低的原因
专家学者在对交传与同传进行比较时发现,交传准确度要远远高于同传准确度;而同传听译质量又比单纯聆听有所下降。很显然,听译时与光听不译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交传译员每分钟能处理200个左右的单词而同传译员只能处理160个左右的单词,这是因为听译时必须分心的缘故。正常情况下,同传听译单词的处理平均在150个左右,这在同声传译翻译过程中是个令人称道的数字。Goldman-Eisler[6]指出,“理解需要精力高度集中而理解又是同传的第一阶段”。听译时,同传中的源语理解部分往往受影响。按照Gerver的观点,他认为:“听译受所听的材料影响,听译材料难易直接影响译出语。”因此,不能很好地理解源语的精神就不能译出好的译文。它同时表明,同传译员的信息处理并不是无限的。Weber[7]的研究表明,任何听者均有一个自然临界,超过这一临界就无法正常进行信息的接收与处理。一般说来,听母语时临界要高一些,而听外语时则相反。由此可见,提高听译的准确度是翻译质量的关键。这清楚地表明,译员需要平衡听与译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听译不准确的原因
Gile[8]指出,“同声传译的听译似乎一开始就有内在的困难,这个困难并不是译员自身能力的欠缺造成的”。那么造成听译失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经过研究发现影响同声传译的听译同步精确度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在时间同步条件下由于信息的多层次加工处理,导致翻译准确度下降。尽管无人能解释口译员的认知系统是如何处理信息的,但很明显,译员在听说同步时,目的语的信息加工处理需要不停地进行。这种新刺激无疑需要“意识加工”。Velman[9]认为这种额外的信息处理增加了译员的认知负担。Gile[10]强调口译需要某种大脑能量,而这种脑能并不是无限的。在他看来正是口译消耗了大量的脑能才导致口译的质量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同声传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源语的影响的原因。二,根据Isham的观点,源语间或地受到自身声音的干扰。因为两种不同音频信息同时输入译员耳朵,干扰了译员信息的正常接收,影响了翻译质量。三,影响同声传译的听译同步精确度的原因还有噪音。早在1976年就有学者对噪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同传质量的噪音不可小视。Daro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说:“语音的干扰会打断记忆力从而影响它正常工作。”译员除了克服噪音干扰外,还必须注意说话的方式,如:保持适度的音量、语速、音高和节奏,而且还要及时更正译语中的错误等。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么源语的音量大些,要么降低自己的音量。四,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Fauenfelder的研究表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是深层次的,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对译员能力要求极高。由于其他处理方式在同步进行,如浏览事先准备的术语、环视会场、端详发言人等,这些虽然是很平常的举动但它不经意地增加了译员多功能信息的处理的负担。与此同时,译员还需对源语进行必要的预测,众所周知,预测的效果往往不如纯听那么有效。
三、提高听译质量的对策
以上研究说明,同传中的听译特殊关系在于同传信息处理是在高负荷下进行的,这也是同声传译固有的特点。影响同声传译中听的准确率低于聆听的原因是同传听译需要处理加工多种信息。由此可见,同传的实质是分配注意力,为此,我们认为在训练译员时,有一点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同传训练中自然地分配信息处理时间,切忌刻意生搬硬套。因为自然分配可增加分配的有效性,同时,还可把节约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更正错误,理顺译出语,增加总的认知处理能力。这是提高同传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做可以减少听译的时间,提高听译的效率。
参考文献:
[1]Moser-Mercer,B.Beyond Curiosity:Can Interpreting Research Meet the Challenge?in Danks,J.H.Shreve,G.M.Fountain,G.M. and McBeath,M.K.(Eds.),Co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J].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176-195.
[2]Gerver, D. Empirical studie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A review and a model,in R.W.Brislin(Ed.),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J].New York:Gardner Press,1976:165-207.
[3]Chernov,G.Semantic aspects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J].Language and Speech,1979,22(3):277-295.
[4]Gerver,D.Simultaneou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retention of prose[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74b,26:337-341.
[5]Gerver,D.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J].META,1975,20(2):119-128.
[6]Goldman-Eisler.Segmentation of input in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72,1(2):127-140.
[7]Weber,W.K.The importance of sight translation in an interpreter training program,in D.M.Bowen(Eds.),Interpreting-yesterday,today,and tomorrow: 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scholarly monograph series Vol. IV[J].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1990:44-52.
[8]Gile,D.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s a cognitive management problem,in Danks,J.H.Shreve,G.M.Fountain,G.M. and McBeath,M.K.(Eds.),Co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J].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196-214.
[9]Velmans,M.Is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sciou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1.14:651-669.
[10]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