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高职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静文 王 瑜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实际实用工作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就业 高职英语教学 实用性人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对高校来说,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并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当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把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课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本质而言属于技术教育范畴,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等教育,它是高等教育中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所面向的是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岗位,同时也兼顾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因此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实用性,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目的之一。以此为出发点,高职教育当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全面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跨越“就业鸿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一定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强调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基础性、适用性和自主性,克服“聋哑英语”,突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迎面而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实用性人才,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应具有较熟练的英语运用能力。高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语言与文化素质的提高日趋重要。因此,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是时代赋予高职英语教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高职英语教学
  
  《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就要摒弃以往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文化、重输入轻输出、重书面轻口语、重教授轻交际和重结果轻过程等错误倾向。注重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高职英语教学突出的是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体现的是职业英语的实际能力,培养的是一线的应用性人才。
  首先,在课程指导大纲设置方面要体现“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要将“基础型”英语教学转向“应用型”英语教学。
  教学中既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更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应将外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交际实践的具体目标细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从而培养和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和岗位进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在大纲的指引之下形成一系列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英语教学赋予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不仅要注重教材对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更加关注教材的实用性,考虑到学生对于教材的实际接受能力。
  教材的选择不在于高深,关键在于教材的适用度。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社会对所教专业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使用英语教材,侧重发展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通俗、简单、易于接受的教材,这样才能提高教材在学生将来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比如我校的模具、电气专业常见的产品说明书、技术指导、维修指南等,在实际选择教材时就要关注教材对这些方面是否有所侧重。
  再次,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始终把应用实用性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传达给学生,这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将教、学、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三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等)向学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语言环境。一个动态的、多变化的、较为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英语学习和接受的良好氛围。
  
  二、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道路,注重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性
  
  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性,不但是高职教育的目的,而且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习,只有通过实践,语言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技能(skill),而非知识(knowledge),所以应强调语言的技能教学,注重语言的输出(output)。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学生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不能只在模拟状态下完成。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经历和体验,即真正“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情况之下才能实现。
  因此当前有些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安排一部分理论课,安排一部分实践课是十分必要的、切合实际要求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课的开展缺乏有效充分的教学设备和环境。比如有些学校的设备还比较落后、陈旧。实践课大部分是通过录音机和教师通过课堂的一些口头练习开展的,学生兴趣不高,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利用好学校周围企业集团这样一个大的环境,校企协作完成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英语教学实践课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参与企业岗位培训,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去应用和解决英语问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仅仅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个场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走出教室,走进生产车间、社会的广阔天地里,才能顺利地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注重英语学习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估的主要方式还是纸笔测试,试题编制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大类。试题类型比较单一,不利于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建议在一般纸笔的测试基础之上融入其他测试手段和评价方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不同阶段,可分别采取诊断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形式展开评估。在教学之前实施诊断式评价以确定学生的水平,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当中,除了阶段测试之外还应加入非测试性评价,因为考试只是评价手段之一,不能用考试来取代评价。非测试性评价可以采取如下形式:课堂观察、作业、面谈、学生讨论和实践等。这种非测试性评价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建立互动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期末考试和课程结业考试可考虑采取终结性评价手段。该终结性评价手段不能单纯地采用客观标准题型,也应考虑到多项选择题等选择多个答案的出题形式。同时应该加大主观性试题测试的量度,以便综合性地考核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加大平时考核评估的权重,减少或淡化期末一次性考试的份量,使测试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需要,而不是为考而教,为考而考。
  另外,学生成绩评定的结果处理方式也可以采取评分制和评语制。评分制一般以百分制为根据,60分为及格线,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评价传统,该评价方式能够做到定量分析,便于统计和计算。评语制最初是应用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即学期末由班主任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写出一定数量的文字,作为一学期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现在,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开始有意无意地使用“评语”这一交流方式,或是在学生的作业本,或是在学生的考试卷上,留下教师的点滴看法或意见。在教学实践中,评语的应用在沟通师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高职英语教学的标准是“实用、够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始终以此为指导,适应市场需求,遵循就业导向,完善教学手段和模式,培养大批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人才,以助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贞等.高职英语教育理论和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薛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及特点[J].徐州教学学院学报,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