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玉芹
摘要: 高等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关于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相对缓慢,关于教学评价手段的落后导致教学管理难以适应今天的教学环境,本文总结了目前在教学中落后的评价手段的弊端,并提出了改善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 问题 解决方案
高等教育最近几年呈高速发展,比较十年前,招生规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学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电化教学设备在各个高校都随处可见,可是学生们却似乎感受不到高科技手段在教学上应用的效果,他们仍然对课程不感兴趣,厌学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师资水平提高较慢、所学课程内容落后、教学目标仍然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这些不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学生数量的几何级扩充,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因而这些年来高校也一再受到媒体和社会的质疑,但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抱怨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是无济于事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当我们对教师的素养能力、学校的硬件设备、实验仪器、图书资料、教学手段等的改善已经落实之后,我们的教学改革又需要着眼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利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客观评价,为教学改革、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教学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它是高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体系的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来自评价体系的反馈,正反馈会使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促使教师改进教学适应学生,也会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断的督导,反之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的教学评价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以考试成绩为标尺的考核目标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
学生对考试理解的片面化导致考试成为其学好学差的唯一标尺。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考试才是硬道理,一切其他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学中的附属。于是学生逃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屡见不鲜,层出不穷;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因为要围绕学生的所有考试内容展开,对新技术的发展、新领域的趋势动向介绍不足,对学生的引导思考也唤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过得了期末考试那一关。几十年没有变过的期末考试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早已不能适应今天的高校教育。它直接导致的是学生开学不努力,中期费思量,期末作弊忙的结果。因为无论学生平时学习多么努力,到期末考试仍然是一锤定音,当过与不过该门课程都悬在那两个小时的发挥时,他们就很难从盲目地追求及格变成自主的有效率地学习。
(二)缺少在教学中的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督导。
我们的学生早已不是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学子,他们是应试教育培养下的年轻人,精英式的高等教育给他们提出了太高的要求。在精英教育时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自我控制力也非常好,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钻研精神令人佩服。因此,在课堂教学外的作业、实验,以及分组的讨论和研究是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督导的,认真治学的态度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决定了那个时代即使没有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更科学的实验方法也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今天,当高等教育已经是大众教育的时候,只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教学过程督导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改进,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来帮助学生体会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敦促学生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最后用各种适合该课程的考核方法来评价学生。
(三)教考不分离导致了教师对考核内容的特权。
高校考试的一大特色是教学工作由谁完成,期末考试就由谁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几十年来一贯如此。高校办学的特点决定了专业课程繁多,教学内容不交叉,教师对其他非自己讲授课程的专业性重点难点知之不多,因而教师本人对该讲授课程的理解就成为考核标准。目前的这种状况对高校而言是需要改进的,原因有三:首先目前的高校处于一个膨胀发展期,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缺乏教学经验和对讲授课程的全局理解和考核目标认识;其次教师本人的道德水平会影响考试成绩的公信力,个别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试题泄露降低了考试本身的威严;最后教师本人对考试的改革尝试需要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配合,而期末是教学单位最忙碌的时刻,评价方式尽可能简单,减少麻烦,使学校倾向于采用形式统一的各管各评价方式。
二、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现行教学评价弊端,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推广弹性考试制度,不再强调必须期末考试。
所谓弹性考试制度,是指考试的时间、地点和方式都可以有相应的改变,我们不必拘泥于考试周的概念,也不必把学校固定的两小时考试时间机械地理解为不能延长或缩短;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可以在实验室、机房、实习地点、某种比赛舞台等;方式可以是笔试,可以是机试,可以是论文答辩形式,可以是综合大作业形式,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考试形式可以客观性题目占多数,也可主观性题目为主体,允许有个人想法的创新和实践,也鼓励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开创一种以适合、灵活、创新为核心的考试制度,才能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目的。
(二)开发教学评价的相关软件,并大力提倡和鼓励使用。
把期末考试为最终评价结果的总结性评价方式变成关注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为主要内容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倡导在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价,要把以前对学生的定性评价适度地转换为定量评价,重视平时成绩,其中作业、实验、课堂提问及解答、分组的讨论和研究、综合能力测试结果、协作能力的考核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操作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评价系统的建立,目前各类相关软件的开发已经在各个高校展开,有的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例如:关于公共课程的作业系统及考试系统、关于理工科实验的测试与管理系统、学生的课堂考勤系统、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分析系统、学生的各门课程的校内学习网站、各类课程测试游戏、各种专业竞赛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依赖于我们科学高效的监督手段的改进。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网络资源和软件资源,引进和推广成熟的软件,管理上不配套的软件要因地制宜地完善相关的管理职能,促进该类软件的使用,如果没有符合本校特殊情况的就鼓励教师自己进行开发,当学生处于一个处处都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指导的氛围中的时候,学习本身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三)建立健全目前在高校中推广的客观性试题库。
试题库是一种目前在各个高校都在广泛使用的评价机制,它的运行机制是把很多的客观性试题集中于数据库中为教学提供资源。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个院系都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各类课程的相关客观性试题录入数据库,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试题资源充实课程、课件、习题、实验以及考试数据库,在积少成多之后,我们可以以自动组卷或者手工抽取的形式访问试题库内容来作为考核内容,这既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对待考试,也使教师从繁重的考试出卷、阅卷、评卷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由于试题库不以人为的因素为转移,客观上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本身的教学大纲、执行计划来展开教学,对规范教师的行为和提高课堂质量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课程考试是一种过程考核,而不是一种课程总结。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为我们改进教学提供支持,在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媒体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仍然使用手工的、传统的、模糊的、定性的、有延迟的教学评价手段是不能适应今天的高校教育的。我们需要用更加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考试手段来完成高校教育评价,新的媒体手段可以成为我们评价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不拘泥于传统的考试方法,不局限于固有的评价模式,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精神,还需要在教学评价中具有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尧.大学教学应实施发展性评价.中国电子教育,2006,(04).
[2]赵欢.高校教学理论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评价问题研究.论文之家,2007.7.13.
[3]徐群.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分析与思考――以江苏教育学院为例.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