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健美操为高校健美操课带来新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辉
摘要: 目前传统的健美操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时尚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需求,深受学生的喜爱。时尚健美操的出现为健美操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方向。本文对时尚健美操在高校的开展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 时尚健美操 教学改革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 1―6 级》中的等级动作,由于教学内容高度统一、单调枯燥,学生自主选择性差,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健美操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近年来,时尚健美操的兴起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从2005年开始,我校把时尚健美操纳入了健美操教学中,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时尚健美操的界定
时尚健美操是将流行舞蹈经过一番健美操式的改造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健身方式,由于在一般性健美操的基础上融进流行舞蹈与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目前在许多国家悄然兴起,是欧美体育界提出的较为适合大众健身运动的一种新兴体育运动形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身娱乐的需求,出现了大量风格各异的时尚健美操,如具有阳刚之气的“搏击操”,柔美圆润的“拉丁操”,充分释放个性的“街舞操”,极具感染力的“爵士操”,精神和身体高度统一的“瑜伽健身术”,等等。其形式活泼,简单易行,迎合了现代青年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已经成为当今学生追求自身特点和时代精神的一项时尚运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山东科技大学2007级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学生,并随机抽样60人进行调查。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时尚健美操的兴趣调查分析
笔者随机对60名学习健美操的学生进行了“你所喜爱的健美操辅助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显示, 有81.7%的学生选择把拉丁操、搏击操、街舞等时尚健美操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可见学生对这些新兴的时尚健美操是很感兴趣的。部分学生表示:传统的健美操课内容枯燥,在100分钟的课堂上很难一直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渴望能够把新兴的时尚健美操纳入到现在的教学中。
3.2时尚健美操满足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大学生大多处于18―24岁左右的年龄阶段,此时的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21世纪,追求时尚、赶潮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学生也不例外。时尚健身操的音乐和舞蹈具有时尚、动感、前卫、活力、自由奔放的特点,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征,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因此,他们对时尚的健身项目尤其感兴趣。
据心理学家研究,时尚健身项目增加了学生的交际机会,有助于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以缓减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消除其紧张、激动、易怒等不良情绪,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另外,健美操对提高注意力、锻炼记忆力、发挥创造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也具有一定作用。因此,时尚健美操在人际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诸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3.3时尚健美操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目前学校健美操的教学以基本动作为主,简单易学,练习起来较为枯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热情。而时尚健美操扩展和丰富了健美操的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
把时尚健美操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整堂课上能够更加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完成教学内容,他们对新鲜的学习内容充满了好奇,激起了学习欲望。表现为:情绪高昂,积极主动接受教师所言,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表示满意,较以前更加喜欢上体育课,并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据调查,把时尚健美操课融入到教学后,整堂课的中后部分教学明显比以前要进步很多,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消除了不少,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上课的进度和效率,反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练习,最终95%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时尚健美操引入健美操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好,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和爱好,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积极向上、新颖实用的教学内容。时尚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是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补充,是遵循学生个性心理的迫切需求,是实现快乐体育的一个有力途径,时尚健美操为健美操的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4.结论
把时尚健美操纳入到健美操教学中,不仅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而且合乎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同时,时尚健美操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很容易实现。因此,高校开设时尚健美操课程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魏纯镭.时尚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
[2]金逵.健身街舞[J].中国学校体育,2003,(5):28-29.
[3]范云江.健身瑜伽[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1-2.
[4]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0.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宋海辉.新时期时尚健身舞与高校健美操教学[J].内江科技,20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