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园珠

  摘要: 本文作者依据新课程标准,分析了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这一教学思路,具体阐述了在备课、情景和问题环节中如何注重“过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过程 数学思维 教学思路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过程”一词,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重现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显得生机勃勃,学生才会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才会有感官、心理、情感上的诸多体验。知识的再现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从何而来,解决何种问题,怎么解决,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知识,这样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取知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力。而当我们强调学生与“过程”时,同样也要强调教师主动地参与这样一个“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年龄在增长,学习上的困难也在增多。学生一年一年在升级,而求知的兴趣却一年一年减弱。不少数学学得不错的学生在长大以后却远离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原因是什么呢?
  从学生方面来讲,这主要是部分学生在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判断不是在研究事实和现象的过程后形成的,而是听教师讲解后知道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的参与,更缺少积极的思考,缺少依靠自己的实践去积极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走过的是题海,跳过的是“过程”。
  从教师方面来讲,可能已经把教材讲明白,难点重点归纳清楚,课堂上尽量减少学习困难,让学生走了一条平坦的路。但这样学生就得不到积极的思考,没有思考的学习就像小鸟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以后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面前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积极全面地准备“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主动思考教师为他们准备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学生依靠自己的分析、独立的思考获得知识,这样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这种知识才是极其宝贵的。
  一个优秀的“过程”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助推器、学生兴趣的诱发器、问题探究的模拟器,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设计一个一个优秀的“过程”,再现知识的过程。
  教师如何去做“过程”?这是在新课程改革时期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定情景下的数学问题,设计一些结论开放适合学生实际的操作题,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变教师“主讲”为学生“主学”,所以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组织学生的思考过程,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研发现有教材的习题功能,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等方面,真正让探索过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
  1.在备课中准备“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一要备出知识产生的过程,从哪里来,要去何方。例如初二代数中的因式分解,它是将整式乘法过程倒过来而形成的,因式分解为分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等做好准备。二要备教材中习题的变化及引申过程,将教材中一些可开发的“营养食品”开发出来,备出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参与过程必须从重视教师备课的过程开始,这一过程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新课程标准》能否推进。
  2.在情景中探索“过程”
  思维是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部分。真正的解题以培养数学能力为目标,解决问题有时要面临新情景、新课题,如果在碰到陌生问题时学生显得束手无策,那么可以肯定没有完全学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只重视公理、定理在推理论证中的应用,也应重视学生身边所发生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不少数学知识有它赖以生存的背景,教师在课堂上若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景就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接体验,并能留给学生动手的广阔空间,同时对于一节数学课来讲,教师可将想要教学的内容隐藏于情景之中,在一定的情景中探究知识接受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布鲁纳曾说过:“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过程的集合,可以说没有过程就谈不上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了创造,学生的探索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初步品尝“发现”的滋味,这样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以后进行创造活动的一次预演。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完成对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并强化问题意识,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创设情景和将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后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时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具有探究欲的问题环境,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而只能由学生自身的发展来决定。教师应改变角色,改变数学课上只有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应只重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也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出现数学的“再发现”,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学生而言却都是新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准备数学情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不断探究,学生就能够获得解决的方案。
  3.在问题中延长“过程”
  问题应是学生身边的,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是常新的,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没有现存的解题思路时,就会引起一种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并对思维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实现将已知条件向目标结论转化。学生的学习是带着问题学习的过程,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需要问题的刺激,问题的产生过程有二:(1)问题是教师提出的;(2)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有代表性和必要性;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个性的东西,具有针对性。当然有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全体学生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时间一是在上课以前,二是在上课中间,三是上完课后。问题是学习的催化剂、兴奋剂,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堂课讲得严谨、清晰、透彻,气氛也不错,但当学生自己解答时,一部分学生却满脸的疑惑,为什么呢?这些学生往往是在没有问题的情景下听课的,教师没有问题给他们,学生没有问题给自己,没有问题就没有困难;但有了困难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有了积极的思考过程也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可以这么认为,没有问题的课可能是最有问题的课,也是留给学生学习困难最多的课。“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对信息材料进行加工,实施探索操作,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最终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不是分段、分时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上升的过程。
  “过程”能实现学习的参与,知识的再现,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保证。我们在强调学生参与过程、知识的再现过程的同时,都离不开教师在备课、情景、问题、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准备过程,没有“过程”,学生就会失去实践、探索、体验的过程。学生参与和知识再现过程的多少,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标准,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与“过程”、教师与“过程”、知识与“过程”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陈亚平.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教学与管理,2004年12期.
  [3]李强,胡云学.解读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曲学花.数学教学的艺术[J].青海教育,2005年06期.
  [5]邹黎华.“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