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海英

  摘 要: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其目的和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习经验,并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导致不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大,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主动学习。因此,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它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者,通过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培养正确的体育健康观。从前我们的体育比较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忽略方法的培养,因此,体育课堂是比较枯燥和繁重的。其次,它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传统体育课重视技能的训练,内容相对比较难,因此,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比较被动。第三,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教学上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那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倾向,为学生创造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和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用体育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体验体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其实是平等的。教师应以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不是像封建社会里那样,教师高高在上,教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学生不许对教师有疑问,否则就是欺师灭祖。教师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仙,教师也会有错。教师对学生而言,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才能理解学生那些对我们来说幼稚天真的想法和做法,才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只有师生的平等,才可以创设相对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思想,让学生心情愉悦,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主动参与。这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定目标
  
  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传统的目标和要求来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导致一部分体育尖子无需做出什么努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目标,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一部分体育学困生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目标,屡受挫折而丧失学习的兴趣。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材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现状(即具体实际),要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目标的制定切忌过高,而应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实现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及学生的自身需要、个别差异等方面,针对不同条件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且每个层次的目标均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和现实的可操作性。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确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例如,在100米直道跑中,体质有差异的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预见自己所要达到学习的目标,进行学习。
  
  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教学的要求相对统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相对一致,那么采用完全整齐划一的授课形式效果比较明显。但学生在学习某些教学内容时,其状态和基础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应该在集体教学的背景下,向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选择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中专学生来说,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停留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够主动地选择锻炼的手段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模式,制订适合自己健康情况的锻炼计划,甚至可以将所学的锻炼方法进行适当变化或改造,增加趣味性和锻炼的实效。但目前的体育教学多数仍是“教”的成分多,“学”的成分少;机械性操作多,自主性实践少。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教师“教”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自身实际,合理地选择和安排达到目标的具体学习内容和方法,主动探索相应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外的资源来提高自己锻炼的水平
  
  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因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习效果主要不是由教师教多少,而是由学生如何接受、如何学习决定的。只有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学”、“想学”、“会学”,体育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外资源收集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一个单元前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科书、电脑搜索、体育刊物、体育课本、电视观看等,同时让他了解自觉参与的意义,思考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
  
  五、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方式的正确与否很关键。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为主要的途径,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这种以“模仿”为主的学习方式虽然也很重视教法,也有利于技术教学,但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和能动性,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从而创造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的强烈。”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确立。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创造的个体时,他的学习热情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好的挖掘。
  
  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激励的手段,学生在运用知识、体验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自评或他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要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首先要具有高度而端正的自我意识,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因为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应是学生本人,所以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中学会学习和思考,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在实施自主教学后还应该注意一些其他问题。
  一是掌握好教学的步骤。教师必须控制好自主学习的教学步骤,不能急功近利,必须慢慢来,从易到难,逐步深入,教材的安排也要从简到繁。学生自主锻炼时还要强调学生注意安全,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还要告知学生要量力而为,不要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二是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促进者的作用的关系。以往的教学习惯于学生跟着教师做,教师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如果学生做出一些超出教师要求的练习范围,就会遭到制止或者批评。而自主学习往往在很多方面超出了布置的内容。其实,只要是学生的自由发挥练习,只要有利于技术的掌握,就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就应该加以鼓励,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另外,自主教学还应该注意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及年龄、性别等特征。教师指导时要以启发为主,注意纠正不良练习,纪律的控制等。
  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代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是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的需要。要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需要改革观念,确立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局面,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探索性,从而使学生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研制组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耿培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3]《中国学校体育》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章.
  [4]金钦昌等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v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