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探究学习中彰显个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凤菊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需要,特别是要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拥有了这种精神,学生才会充满活力,孜孜不倦地去发掘知识的宝藏。但是在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系列教与学方面的矛盾,它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阻碍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如:学生学习很被动,强制性依赖性明显,训练机械呆板,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等。要转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入手,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意识,积极营造探究氛围,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抓住文本内容潜在的冲突
  
  研究文本潜在内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抓住实质性的东西,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与作者直接对话。有的文章是通过不断地探究来展现一些矛盾而体现其本质的。我教授《登山》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那条小路满是悬崖峭壁,使列宁感到头昏目眩,那么回来时他为什么不走另外的好路,还要走那条路呢?这不是与生活矛盾吗?”听到这个问题,我顿觉很欣慰,因为他把同学们的学习引向了“柳暗花明”,直指文章的主旨,也引起了大家对人生的思考。后来我们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效果很好。
  
  二、构建文本与已有认知的碰撞
  
  实际上,文本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的一种近距离的挑战。学生在研读文本时会产生和已有认知的矛盾冲突。当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文本发生激烈的碰撞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探索,研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当然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层次也就有差别,必然会产生歧义,教师的引导应该具有层次性。如:在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文时,为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诚实和信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校要做一个好学生,在家要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要做一个好公民。这时我发现有些学生有了抱怨情绪。王闯说:“星期天,我和奶奶去儿童公园,车上人挤得满满的,不但没有人给奶奶让座位,而且下车的时候,我奶奶的50元钱也不见了。我奶奶难过地说,现在的人呀!……”唐飞虎接着说:“上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5元钱也被陌生人抢去了……”说完一脸的沮丧。见此情景,我先是一片茫然:现代社会个体道德的沦丧没想到对下一代有如此深广的影响,看来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的社会”是历史的必然……很快,我以灿烂的笑容和风细雨般的教诲,给他们带去了缕缕煦风和阳光,荡去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三、利用字里行间的想象空白
  
  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对象,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不难发现很多地方留有空白处,这些空白好似余音缭绕,细细品味,让人回味无穷。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问学生:“‘他挖了3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女生回答:“我好像看到许多父母挖了一阵子后就放弃了,可这位父亲仍然坚持挖了38小时。”我接着说:“对于阿曼达在废墟中漫长的等待,你最想问什么?”一男生问:“我最想了解在废墟里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样安慰同学的?”一男生又问:“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是怎么生存的?”见学生们的探索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我动情地说:“对于这些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先说给同学们听。”这位男生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猜测,然后在活跃的探索氛围下,大家各抒己见,他们的一些见解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甚感惊讶。通过发现和研究这些空白,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探索之门,任思维自由翱翔。
  
  四、勤学善问,是自主探究的关键
  
  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的提问时间,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逐渐形成,就变以往“要我问”为“我要问”。如我教二年级学生口语训练《压岁钱怎么用》时,一位学生说:“除夕之夜,爸爸、妈妈给我两百元压岁钱。我把有的钱用来交学费,有的钱买了学习用品,还有的钱捐助给边远山区的小孩子。”话音刚落,班长就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想对他提个问题,他只有两百元钱,交学费就用了两百多元,哪还有钱买学习用品和捐款呢?”我立即表扬了他认真倾听和勇于批判他人的精神。那位同学被他一问,也意识到刚才的话不符合实际,马上改了过来。可见,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后,自主探究学习成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他会随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自觉去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五、培养探究思维要鼓励学生驳问,尊重其理解水平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生天生好奇,对万事万物总爱问个什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经验或课本中的说法,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大胆质疑。对此,教师首先应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并随机指导。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认为,课文中用桃子等物与花生作对比不合适,因为它们同样有用,只是用处不同而已。桃子外表好看也有用,他觉得桃子等物比花生更可爱。学生的观点独到,但与教师的预想南辕北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一厢情愿地让学生在自己预选设计好的圈内打转转,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都会受到影响,思维的独特性会受到约束,也会打消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反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探究的成功。其次,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可能有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必大惊小怪,应当在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探究的同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探究中的错误往往是走向成功的先导。
  
  六、搭建学生探究创新的平台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应该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校内走到校外,就像“跟着课本游绍兴”一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求真求实。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办起红领巾广播站、办起春蕾文学社、开展小记者学校等等。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也经常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前,我组织学生测试部分工厂附近的空气污染指数,到工业园区观察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的颜色、气味及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等,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究、认识和发现许多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许多问题就引刃而解,让学生亲眼看到如果不保护地球,我们将别无去处。大家纷纷举手,提出建议。这既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从小讲究卫生、自由探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探究能力的培养架桥铺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