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秀娟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究其本质,应该是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和实施科学的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环境,激发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从创造和谐教学环境和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入手,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1.营造和谐教学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创造一个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师所应追求的目标。当学生处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更容易被“唤醒”。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认知存在差距,在计算机面前缩手缩脚,不敢尝试。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中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再次要注意硬件环境的和谐。教师要保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处于良好状态,计算机网络环境正常,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途径畅通。
2.创设愉悦教学情境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在讲述PowerPoint时,先给学生展示用PowerPoint制作的圣诞贺卡:在一片有卡通松树、星星的雪景上,响起“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可爱的圣诞老人乘着雪橇送来圣诞礼物,动画显示“圣诞快乐!”的祝福。“真美!”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被漂亮的图片、活泼的动画及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了,在内心产生了自己制作贺卡的需求。我立即导入课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手制作贺卡。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二、任务驱动,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机地将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施“课前预设分层”、“任务驱动分层”和“学生指导分层”的方法策略,任务因人而异,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弥补各种因素造成的学生差异。
1.课前预设分层
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好每一个课前预设环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让“任务”有层次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比如:在教指法练习时,我以速度、正确率、指法动作为主要指标,把键位练习课程分成八个等级,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课程,并对每次的速度、正确率、指法动作等指标成绩进行跟踪记录,达到标准就上升一个等级。在这种富有激励性和选择性的教学设计下,变乏味的指法练习为有趣的闯关游戏,学生自主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2.任务驱动分层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通常包括:教师提出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务,教师适当帮助――交流与归纳。在这些环节中,教师要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要独立完成或者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对任务进行分类,根据学生能力和倾向性的不同,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求知识、发现知识,并从中学会自主搜索信息、自主辨析信息的能力。例如,在Word的教学中,我对学习内容设置了难度递升的四个层次目标问题,每个层次的问题有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对指定的文本进行编辑。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忙着互相帮助、合作,忙着查找系统帮助信息等,当学生完成自己选择的层次目标之后,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迈进。在这种分层任务的驱动下,教学目标和自主学习目标实现高度统一,其“知识建构”的过程就能和谐完成。
3.学生指导分层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实施层次性的指导。让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全体学生指导或部分学生指导以及个人指导,通过个性化的指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的起点上“跳一跳,摘得桃子”。
三、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只有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有创造性、探索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1.强化应用,鼓励创造性地自主学习。
加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解决实际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方法,如让学生设计一张有创意电脑绘画作品,在Word中输入“粘贴和选择性粘贴的区别”等这些问题都能挖掘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潜力。
2.整合资源,加强探究性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和其它学科知识紧密相关,脱开其它学科的信息技术是苍白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体现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一种资源,它是丰富的,包罗万象的。如果和其它学科整合,可以生长出许多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
3.提倡竞争,开展小组自主协作学习。
在学生的信息能力中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信息的交流能力,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开展小组自主协作学习,进行合理的分工,利用信息技术相互合作与交流,互相提出评价,取长补短。教师可以从作品与成果的价值、小组的协作态度与方法、分工协作交流等方面判断学生的小组自主协作学习的效果。
四、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过去的评价多以分数论高低,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情感体验,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快乐,逐渐地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研究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方式,就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应该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技能、学习的过程及方法、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并对此作出客观的、肯定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抓住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良好品质,多肯定学生,多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自尊,建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教师不仅要能及时地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地位,更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使他们不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使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学习是属于自己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迎接学习中产生的新问题的挑战,才能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的学习活动,适应自身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