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五年制高职文言文教学方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晓文

  摘 要:高职校文言文一直是令老师们头痛、学生厌烦的内容,如何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乐学、老师乐教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得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此做了某些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 高职 教学方式
  
  一、文言文“教”与“学”现状分析
  
  什么是文言,《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上说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那么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就是文言文。笔者在职校从教语文近10年,某时偶尔一问:有谁喜好文言文者?学生笑而不答。这不能全部归罪于学生,一方面来说,现在人们用白话听说读写近百年了,学生对于古文有相当的距离感,另一方面,职校文言文教学也确实应该体现学生现实,光讲字词句解释、语法归纳容易走入死胡同。
  漫漫五千年中国文化,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其价值被炎黄子孙所代代创新,绵延不绝,但是正因为时间上的漫长,使得一些优美的文句变得“古奥”,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音、语法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往往让学生雾里看花,捉摸不透。文言文那种结构谨严,文采斐然,气韵生动的行文特色,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气息,需要的是学生静下心来,品赏玩味,相比较而言,学生更愿意去阅读武侠奇幻、网络快餐等等,学生志趣远不在此,很少人再能朗朗背诵“蜀道难”“明月几时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文言实虚词用法、古今异议、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教学过程模式化,文学常识简介、作者与背景介绍、朗读文章、字词串讲、重点词句翻译、思想内容归纳、赏析写作特色等,完全跟随普通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旧模式来进行,就越显得收效甚微,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
  五年制高职面对的是刚刚从初中毕业的中等生,他们大多有一定的表象感知能力,可对于事物的分析、综合、概括、抽象能力尚未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对于一些情意性、描述性的文本能够基本掌握,可对于议论性的、实用性的文本就未必能吃透、理解并运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必须遵循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合理分析学情,灵活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去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旨趣。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突出的是落实字词句,对于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强调得比较多,如果沿老路走下去,总是关注一些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往往会肢解文本所具有的本质的美,弱化其审美能力的提高。
  所以采用适当的高职文言文教学方式显得势在必行。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诗文吟诵法
  “三分诗七分读”,诵读的重要性,前人之述备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是十分重视:“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时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涌,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1]我们对于一些诗词佳句,可以采用诵读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立意的理解,丰富其想象与联想(如果条件允许,可设置情景,配乐吟诵,但不要用幻灯片辅助),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意蕴。
  在教师的范读下,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慢慢抚平学生躁动的心情,让他们坐下来,来聆听中华古代文明,学生则可采用默读、小声读、伴读、朗读等等方法。如用舒缓抒情的基调诵读《雨霖铃・寒蝉凄切》(江苏电大高职语文第一册)时可以配古筝《梁祝》来渲染人间的离情别绪,哀怨凄恻,极具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江苏电大高职语文第三册)可以配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能聆听乐曲的意境逐渐变换,同时追随张若虚幽美恬静的笔触、情景交融的手法,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个人的生命短暂即逝,而人类的存在则绵延久长。《念奴娇・赤壁怀古》(江苏电大高职语文第二册)可以配《滚滚长江东逝水》从江水流逝声感悟宇宙时空的亘古悠长,感悟词人旷达超脱的人生观,读过之后,可以让学生闭目冥想片刻,回味无穷。
  对于一些散文名篇,则更要读出语势,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喜怒哀乐来。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江苏联大高职语文第一册)“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蔺相如字字铿锵,连用了反问句、否定句,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他知进退、善隐忍的博大胸襟与气度。如读《前赤壁赋》(江苏电大高职语文第三册)“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一段时,可以小声读,注意体会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明丽如画、清新自然的“乐”的氛围,由此情此景自然导入乐而生悲的惆怅失意之情。在诵读《谏太宗十思书》(江苏电大高职语文第一册)的“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及后文的“十思”排比句,则可朗朗齐读,体现出“诤臣”魏征言辞剀切、汩汩滔滔、不可阻挡的气势。
  好的诗文诵读,不仅仅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效果,而且能让学生展示自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故事插入法
  文言散文,有的富于哲思,令人回味,有的长于说事,故事性很强,有的善于写人,个性鲜明生动,其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或事件可以根据一两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高职语文课本文言文中出现的不乏历史上有名的人和事,在学习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的史实、逸事、趣闻来引入。如今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他们会从影视剧情里、网络中回想或查找,虽然有些已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是由学生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导入课文,往往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适当的引导。
  近年来,于丹以一部《〈论语〉心得》引发全国对传统文化的热议,是不无原因的,她以她独特的方式通过提出一个主题,引述一个句子,讲一个小故事,引发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思索,可以说是老少皆宜,这种风格值得高职校文科教师借鉴,变枯燥的字字落实为生动可感,有时可以适当让学生自己来讲故事导入。如在学习《六国论》(江苏电大高职语文第一册)时,我让学生来讲述战国秦朝时期的故事,有些学生讲《寻秦记》中的嬴政,有学生讲《英雄》中的荆轲,气氛就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当然这个时候老师要适时引导,不能让虚构的剧情改变了历史的真实。很多时候也可以是老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述某个悬念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篇文章究竟讲的什么意思?情节是怎样环环相扣向前发展的?这样就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理解文本、解读文本了。在学习《鸿门宴》(江苏联大高职语文第一册)一文时,我用楚汉相争最终以刘邦胜、项羽“自刎乌江”而告终的故事导入,“性格决定命运,刘邦战胜项羽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从‘鸿门宴’这个环节的较量中看出端倪……”在讲授《答司马谏议书》(江苏电大高职语文第二册)一文时,我列举了中国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变法的故事,商鞅变法,结局五马分尸;戊戌变法,最终瀛台泣血……变法之路异常艰辛,往往成功者不多,因为变法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作为变法者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来支撑?当然是变法的诚心、决心和信心,这时候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的改革决心在文中多有体现,改革的阻力相当大,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他,但是他路途愈险志弥坚,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现其坚持改革,绝不被流言所动摇的决心。

  3.时代化、生活化的用语方式
  原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刘国正先生曾经说过:“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2]现在的高职学生,他们对于正儿八经的语文课堂教学感觉厌倦,而对于易中天的类似调侃的方式却很感兴趣,究其原因就是易老能够将古奥难懂的文言旧事,用时代感强的、富于生活化的词汇语句去解读,更能激起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课文产生感悟,让学生懂得,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反省自身、获得教益,正如古人之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把文中历史人物演绎得可近可感,能使学生感觉历史人物不再离现实那样遥远,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真实存在。看似在讲述过去的故事,实是讲现在社会应有的素养,讲社会、讲人性、讲处世之道,采用这种用语方式去引导学生安静地坐下来,去关注我们的古代文化,从中汲取人文精神的养料。如讲授《赤壁之战》(江苏联大高职语文第一册)的时候,我发觉有些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能用易中天讲坛中的某些观点来评价选文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比如对于鲁肃,有些学生就认为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首先提出孙刘联盟的应该是鲁肃而非诸葛亮,他应是三分天下的总设计师等等。我由此欣喜学生或许尚没有完整地读过《三国演义》《三国志》原著,但毕竟通过某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有了一种能进一步接触古典名著的可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只要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关注,在某个方面获益,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当然,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不一而足,关键是否能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我们古代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文言文,其本身并不标识一定要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传授,所有的方式作为一种形式都要与文本相契合、学生的实际相契合,对于职校学生来讲,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要让他们欣然地接受,静下心来感悟,从而得到灵魂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顾黄初.贴近生活: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西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年第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