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心理 关注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苗燕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和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等。
  但是,近年来,专家在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却发现,在被调查的1500名学生中,只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而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还是3%―6%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困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全国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甚乐观,应当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现状来看,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具体表现为:
  1.学习压力过重。现在的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某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们始终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过分地挖掘孩子的潜力,对孩子的分数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可是家长们却万万没有想到这样做的结果却令自己的孩子更加厌倦学习,甚至使自己的孩子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而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2.对于考试的焦虑。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各种各样的升学入学考试,加上家长的过分施压,使学生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失眠、精神恍惚,而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家长对于孩子的考试分数过分地关注,加上同学的嘲讽和轻视,也就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得孩子对考试产生了焦虑和恐惧的感觉。
  3.学习的挫折感。这一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身上。由于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好或是学习能力差等原因,这部分学生成了学习上的“失败者”,心理承受了许多的痛苦,甚至有意识地给自己贴上了像“我是差生”“我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之类的标签,而教师的冷落、同学的轻视、家长的不屑,更加深了孩子心灵痛楚的烙印,而造成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心理上有很大的挫折感。
  (二)人际关系类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门学问,而由人际关系引发的心理问题在当今的中小学生中也相当多见,具体表现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因双方缺乏沟通而造成。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教师高高在上,而丧失了亲近的勇气,产生了畏惧心理;也有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一些言语行为不理解、不信任,而造成了一种暗地里较劲、反抗的心理;另外,由于教师缺乏耐心,对学生指责等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压抑感,从而使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每个人在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中,总希望得到周围人的信任和欢迎,得到属于自己的一种归属感。而一些学生,由于家庭、自身或其他的原因不能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尊重,同学关系不融洽,这必然导致这部分学生心理有所偏差,长期有一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3.与家长的关系问题。民主和睦良好的家庭给学生一个温暖的港湾。而有些家庭的关系却相当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双方或有单亲家庭在孩子的心灵蒙上了很浓重的阴影,这部分孩子多表现为生性孤僻、不合群、脾气暴躁、难相处、不太容易接受别人;而另外有些家长却相当专制,给孩子定好了所有的计划,不容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生长于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很有叛逆心理,但却事事缺乏主见。
  (三)自身问题
  有些心理健康问题也表现在学生自我身上。有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过分的敏感、多虑、害怕、焦躁不安;有的学生道德品质存在问题,表现为打人、骂人、说谎、破坏东西、过分任性等;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自大;有的学生却有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各方面自控能力较差,耐挫力过弱……
  
  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现在全国各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未普及,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的修养,培养高尚的教育情感和信念,从而使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加强家校联系,改善教育方式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加强学校与家长各方面的沟通,从而改善少数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设一条平坦之路。通过家校联系,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能更清楚地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观念,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加强学生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我们除了要加强教师培训,改善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外,也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全发展。我们学校可以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课、班队课、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各任课老师也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得以提高,从而减少了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要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把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源,只有排除一切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空间,保证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