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殖民主义入侵下的翻译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珊

  摘 要:后殖民研究是近年来在中国人文科学领域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知识体系,涵盖了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范畴。而后殖民主义理论也以其文化政治的批判策略引导翻译研究走向更广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语境,由此给予翻译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概况,后殖民主义研究给翻译的启示以及后殖民主义入侵下的翻译策略。与丰富多彩的后殖民研究文献相比,后殖民翻译才开融了冰山一角。
  关键词:后殖民研究 后殖民主义 归化 异化
  
  后殖民研究是近年来在中国人文科学领域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知识体系,涵盖了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范畴。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文化多元理论。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殖民地人民在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之后,便有了摆脱宗主国的精神控制的要求。因此,在后殖民时期,随着国家体制解殖民化的过程,原殖民地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为摆脱精神殖民的枷锁,经历了艰苦的心理、文化历程。
  
  一、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起源于殖民主义经历及殖民主义终结之后的一种文化状况或者文化研究状况。罗宾逊(Robinson D)的定义为:关注反映在语言、文化、教育、政治等等方面与群体身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尤其关注所有类别的差异性。“后殖民主义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深受福柯(Faucault)权力话语理论的影响,发端于20世纪40至60年代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得益于后来学术界文化研究的反霸权运动。作为一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成话语,它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文化权力身份等问题在后殖民语境中的新面目。可以说,后殖民主义关心的是文化地位的差异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
  
  二、后殖民主义研究给翻译的启示
  
  后殖民主义研究给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这个视角把翻译活动置于它所产生的真实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中。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要求对翻译实践进行文化考古式的实地考察,发现了影响翻译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权力差异,从而证明以往翻译研究中关于“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的理论预设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建立在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该理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借助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指的是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翻译建构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与传统翻译理论不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关注的问题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生成后对目标文化的颠覆作用,通过对译本与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描写性追述,揭示译本生成的历史条件与权力关系,以及翻译暴力的存在。
  
  三、后殖民主义入侵下的翻译策略――归化、异化之争
  
  归化/异化:在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中,翻译策略是异化还是归化常常与殖民化和解殖民化进程相联系。所谓“解殖民化”指的是“解除殖民化的有害影响,尤指解除殖民化状态下的集体自卑情结的渐进过程”,即从被殖民走向独立的动态过程。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认为,翻译是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工具。翻译作为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精神控制的工具,在殖民化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殖民化过程中,由于殖民地文化被宗主国控制,失去了开展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自由。殖民统治者利用自身的权力话语,通过翻译文本巩固霸权。因此在文化帝国主义时代,翻译便直接成了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
  纵观中国的翻译史,尽管在20世纪初,也曾经围绕着鲁迅的“硬译”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但在归化与异化的交锋中,却大部分是归化占上风。无论是严复的学术名著翻译,还是林纾的小说翻译,遵从的都是一种不忠实的归化手法。严复为了迎合士大夫们的口味,向他们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全采取古雅问题的译法,并且对原作任意删减、替换、改写甚至发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改造原文。林纾则不懂外文,其翻译都是靠他人口译,但却行文流畅且妙语连珠。他的译文也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如今,西方翻译界里多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达到文化间平等交流的目的。国内的归化与异化讨论也追随潮流出现了“扬异化,贬归化”之势。现在看来鲁迅先生当时提出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策略与后殖民主义所提倡的异化策略在手段上有些相似。鲁迅先生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怀着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出“硬译”的策略以反对当时的“挖鼻削眼”的归化手法。他说:“翻译首要的目的就是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也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其实世界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算不上是翻译。”
  勒佛维尔曾指出,塑造一个民族的翻译传统有三大因素:权力、主体文化的自我印象以及主体文化是否同质。他指出,凡是不重视其他文化的文化都是相对同质的文化。事实上,尽管中国也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和蹂躏,然而,中国的文化也是一种同质的文化,要不然也不会有严复和林纾的名垂青史。
  华夏文化有着让外人艳羡的灿烂五千年,所以惹得他们竞相瞻仰借鉴,可是,并不能因此就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华夏历史也有着国人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但也不能因此妄自菲薄,而对别人的文化顶礼膜拜。
  对于翻译来说,不能武断的说归化强于异化,或者异化强于归化。一味追求归化不利于本民族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本民族的文化语言资源;一味追求异化则对本民族读者来说,要么缺乏可读性,要么容易沦为文化之牧民的牺牲品。
  还是鲁迅先生说的好:“一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了,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但这些情形也当然不是永远的,其中的一部分将以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这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判断。”
  
  参考文献:
  [1]许钧.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92.
  [2]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3.
  [3]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
  [4]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国外文学,2002,(1):47.
  [5]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7]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2002,(5):34.
  [9]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