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正视差异,让差异成为上进的动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文中分析了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心理区别,并就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学生;城镇学生;心理
  我在县城一所学校任教。这所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農村进城就读的孩子与城镇上的孩子(在此文中暂且分别称“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同一个班中分层现象非常明显。就我班而言,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人数各占一半;城镇学生的父母为当地政府干部职工或个体经营者,而农村学生的父母则多以务农为生,也有外来务工者。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一直担任本班的班主任。经过几年的接触,我发现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的心理方面存在一些差别,具体分析如下:
  1. 学习积极性
  绝大部分农村学生是非常不错的,他们上课参与积极性较高,但却羞于表现自己;而城镇上的孩子,参与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但总体语文水平较之农村学生要高。皆因城镇家庭父母多为双职工,文化水平较高,每天能抽出时间辅导孩子。
  2. 人际交往
  农村学生的生活空间是相对开放的,不像城镇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家庭,他们能够经常从多种渠道(例如伙伴、邻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对来说,农村孩子人际交往较好,与其居住环境有关;而城镇孩子居住环境相对较封闭,放学回家门一关,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与外界接触较少,因此待人接物方面较小气、狭隘、任性,与人沟通较困难。
  3. 人格心理
  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农村学生在与城镇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非常敏感:同学一句无意的玩笑、一个无心的动作、一阵毫不相关的私语都可能让他们记恨于心。这样,城乡差距、经济文化条件的弱势往往造成农村学生的心理弱势。
  4. 改变学生弱势心理的对策
  (1)培养意识,营造平等友好的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着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要刻意地将学生划分群体,否则会无形中在学生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心理“三八线”。在每学期有新同学来的开学的第一天,我都会告知学生,我们的班级各方面的提高需要每位同学的支持,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要互尊互爱,团结互助。这样一说,学生间的距离感、排外感就明显减少了。
  (2)捕捉亮点,帮助农村学生树立信心
  农村学生有很多优点,可他们又往往未能全面看待自己。身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并及时鼓励,引起其进步的心理冲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敢于表现的勇气。校运会是展示农村学生才能的最好机会,只要参加了运动会,我就表扬他们顽强拼搏、为班级争光的精神。我还经常开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鼓励农村学生参与,及时捕捉他们的亮点,给于恰当的表扬。
  (3)正视差距,让差距成为上进的动力
  在城乡差距存在的现实,让农村孩子正视城乡之间经济、文化、生活的差距;帮助农村学生面对问题,让差距成为学习、生活的动力。我常适时把古今中外逆境成才的例子讲给学生听,要迎难而上,让他们知道今日的艰辛是明日幸福的基石,让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命运可以由自己掌握。
  【参考文献】
  [1] 姜石林. 当前农村小学心理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对策浅议[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2):183-184.
  [2] 李彬彬. 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的制约因素研究[D]. 安徽财经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