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施行,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重要作用
  
  在现今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情形下,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二)完善业务流程,提高公司管理和控制水平与效率:(三)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监督;(四)更好地理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有效地规避风险;(五)全面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标准规范。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变化
  
  (一)控制范围的变化:由内部会计控制扩大为整个内部控制,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可意义却发生了改变。内部会计控制侧重于对企业会计管理的控制以达到对企业控制管理的目的,而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内容更全面、更完整。
  
  (二)控制目标变化:1,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保护资产安全。3,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在以上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目标:1,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2,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三)适用范围变化:原规范适用于机关、企业、事业,本规范只适用于企业。法规的效力不同,由财政部一家发布变为由财政部五部委等联合发布;执行新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事务所必须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三、内部控制各要素的关系
  
  内部环境在各要素中是处于基础的地位,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果。风险评估能帮助企业合理应对风险,促进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健全高效的控制活动,使企业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通过信息与沟通使企业信息顺畅,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有机联结起来,而有效的内部监督则起到保障和督促的作用。
  
  四、内部控制各要素解读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的核心是:
  1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2 高效的机构设置是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保证。
  3 明确的权责分工有利于企业员工了解岗位职责,正确行使职权。
  4 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能够发现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达到纠错防弊、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目的。
  5 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从人文角度加强了对员工的关心和体贴:而在员工出现心理困惑时及时干预,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6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企业应发展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主动合作的团队精神;建立现代管理观念的同时,强化企业风险意识。
  7 树立员工及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促进企业全方位地有序化管理。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企业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合理估计可能遇到的风险,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使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共有三个步骤:
  1 风险识别:企业应对实时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状况,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以确定风险承受度。企业内部风险应注重以下因素的变化:人力资源因素,管理因素,自主创新因素,财务因素,安全环保因素,其他内部风险因素。企业外部风险应注重以下因素的变化: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其他外部风险因素。
  2 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估的重要一环,在识别出企业的内部和外部风险之后,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的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3 风险应对:依据上述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可以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四种: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
  
  (三)控制活动:在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主要内容是:
  1 全面整理和分析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不相容职务,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从根本上形成企业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2 建立授权审批控制,规范特别授权和常规授权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职责。各级管理人员应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重大事项可采用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3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明确各会计处理程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4 对企业财产建立财产保护控制,既能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又能防止财产的不必要流失。
  5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
  6 开展运营分析控制,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和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7 健全的绩效考评控制,能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
  8 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合理预瞀,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四)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信息的收集和及时传递是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保证。信息与沟通的关键点是:
  1 企业应当及时收集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2 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在保障信息在企业各管理层次之间合理流动的同时,还要预防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
  3 建立反舞弊机制,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
  4 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并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
  
  (五)内部监督:内部的监督与检查是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力保证。内部监督的要点是:
  1 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内容,台理安排并有计划地进行。
  2 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采取适当的形式向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跟踪整改情况。
  3 通过进行定期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新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是适应了这个趋势,给了我们更好发展和控制企业的方法。新的内部控制方式为加强公司治理、高层管理理念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这对我国上市公司乃至于全国的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或许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做的不尽人意,但无论怎样艰难,都应努力去执行,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和良性发展,立足于世界经济舞台。
  作者单位: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16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