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在学习、生活环境、意识、自身生理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重视以及学生自我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积极预防。
【关键词】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大学生、高校
前些年轰动一时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已经落下帷幕,于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我觉得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宿舍关系不和,对其不满遂投毒。在这之下存在着大学生内心里面的心理异常,这种异常可能表现在生活激情不高、对社会毫无责任感、对未来没有任何向往、对人生毫无希望等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渐进步,高校学业加重,学生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父母的过度期望,使得本身心理承受能力不高的学生发生心理问题,产生一系列表现明显的心理異常。在我的看法中,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轻度心理异常是心理问题的前身,是一种轻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如下: 1.在生活适应方面。根据当前研究数据,大学生患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的比例大大升高,在我理解的心理异常现象中,处于心理异常阶段的大学生是可以达到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的,他们所表现出的闷闷不乐,做事没有积极性,行动缓慢等现象会引起家长老师甚至同学们的重视,严重者会发展到心理障碍或者是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大一新生在入学阶段时,由于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有些人会产生适应不良还有想家的想法,在其中的一部分人一直不能转换大学生的角色,在生活过程中,产生无法进食,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者产生神经衰弱,这时候心理异常就随之产生。 2.在学习奋斗方面。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报效社会。可是在当今社会有很多同学总是没有摆对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有些人认为学习是无用的,而有些人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将来才会有好的出路,却过于激进,闷头只管学习,但是挫折迎面而来,没有抵御的能力。大学校园中自杀、退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新闻中很多双一流院校的学子不堪学业重负产生精神分裂现象等等。在我们自己周围,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考试焦虑症或者是学习焦虑症,有些学生一想期末考试就会产生紧张,考试准备时大脑放空,记忆力下降,内心烦躁。学习时紧张焦虑,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时感到恐慌。严重者会产生厌学逃避的行为,对学习不抱有希望。
3.在自我约束方面。很多能力卓越的高材生对自己以及他人要求苛刻,无论是在学习中、工作中、日常生活中,他们均是如此。他们会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求自己的人生按预定的轨道正常运行,一旦偏离他们的预期,他们会在心中感到一种挫败感、无力感,严重影响他们的信心以及自尊。同时对于他人同样的严苛会让他们有一种地位上的快乐,他们会要求宿舍里面整齐有序、井井有条,企图把自己的努力影响他人,以达到一种共同的学习进步。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会造成与同学的矛盾,而他自身也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过度要求的强迫症。
4.在自身生理方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在自身的生长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同样的温度,你可以觉得热,而别的人可能觉得还可以接受,这就是人的一种独特性。而一般来说目前精神疾病的很多病因是研究的不明确的,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何种因素造成。但是神经症也是明确的区分先天以及后天,若是先天疾病,那么受遗传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此每一位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家庭病史,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避免这类疾病的发生。
在大学教育中,要以学生的人格体质全面发展为前提,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纠正错误想法与观念。同时要及时关心尊重大学中的弱势群体(如:差等生,孤僻学生等),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大学环境。同时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大学课堂,由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来进行授课,对于问题及时的处理。在每学年,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体检,保证学生生理上的健康,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
大学生经历了人生的重大磨练,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不仅仅是在生活学习,还应该在自我意识中进行。对于重大压力应该学会倾诉,告诉同学或者老师你内心的想法,调节消极情绪的通路,使之“挥发”。同时也要密切注意自己心理及生理上存在的不适,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及就医,确保我们身体健康,奋斗不止。
参考文献:
[1]任明珍,王粲.大学优秀生的心理异常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3):91-93.
[2]庄思哲.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市场,2016(10):205-206.
[3]胡遵程,彭方志,周永.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甄别及自杀预警干预[J].商,2013(21):378.
[4]《变态心理学》钱铭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6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