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创新困境成因及破解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大学生微创新是在互联网创新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与思维,因此相关研究已成为各大高校重点关注的内容。但目前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探索较为缺乏,以微创新困境成因,路径锁定及破解机制为主线,从微创新能力角度探索创新困境的成因及其破解机制。研究发现,困境成因主要是大学生传统创新思维限制和高校不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两个因素组成并得出以下对策:培养微创新思维、系统任务统筹策略、属性依存策略、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环境,以此促进大学生微创新能力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微创新;困境成因;破解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40
“微创新”是由中国企业家周鸿祎从乔布斯的“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的理念结合中国创新实际情况概括出来的创新概念,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微创新展开了积极探讨。在分析微观创新特征的基础上,赵付春研究了企业微观创新的两个问题:从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角度和微观创新知识管理。从微创新的视角下看,胡海波、涂舟扬发现,组织惯例在惯例演化搜索、变异及选择阶段中分别以模仿性微创新、自主性微创新和持续性微创新三种方式演进。在互联网微创新环境下,张平、甘筱青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医疗服务模式微创新系统的结构,洪定军在灰色市场条件下基于微创新分析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协调,甘筱青基于药品采购模式的微创新改革,但总体而言,目前大学生微创新面临诸多的困境,这些困境成为阻碍微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有关大学生微创新能力的学术研究较少,缺乏从大学生视角出发对微创新困境以及价值实现机理的深入把握。鉴于此,聚焦大学生并探索性阐述大学生微创新困境及其成因,创新性的将“框架内”与“形式为先,功能次之”的创新思想应用到微创新中,进而找到解决方法以解决大学生微创新相关问题。
1 大学生微创新困境
微创新相当于传统创新难度会相对较低,不强调技术突破,由下而上强调从细微入手,根据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单点突破式的创新。目前微创新还是面临诸多的困境,将大学生与以往有关对微创新的研究相结合,把微创新困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盲目追求框架外的突破性创新
在传统观念中,创造力从不遵循特定的规则和模式,它是难以捉摸的。要做到原创和颠覆,需要在框架之外思考,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地分散你的思维,直至找到解决办法。由于思维没有受到合理的限制,在思考过程中就会随性无序,这样并不能带来创新,反而造成效率低下,合理的制约不会阻碍创新力的发展,反而它有利于集中思维,促进创新。
1.2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人们会根据以往的思维出发从而解决问题,但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 ,固定思维就会束缚创造性思维。经常以这种方式思考问题会逐渐形成一种坚定的思维模式,并渗透到潜意识中并反作用于自己的言行。这种思维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思维定势会阻碍我们形成新构想,成为创新思维的枷锁。在遇到大部分问题中,人的习惯都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偏见来判断,而不是根据面前的证据。
1.3 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的奖励机制存在不合理
由于我国高校创新激励机制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普遍性的、完善的激励机制练,某些高校内没有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有的学校因为某些顾虑而不支持大学生创新,导致大学生们对创新不够了解,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挫伤了大学生对创新的信心与热情。高校在对大学生创新激励大部分停留在形式,光喊口号,不注重实际,只是象征性举行少量创新比賽,大部分只是在选修课中包含某些创新的知识,大部分比赛集中在校园里写策划书,没真正参与社会探索。
2 大学生微创新路径锁定
2.1 在框架下从答案寻求创新
理解框架,可以通过三个要素,时间区域、空间区域、资源。框架是一定时空及时空内的资源。框架最大的意义在于“现实限制”框架内创新就是利用被限制的“时空”及该时空内“现有的资源”来思考与创新。
在传统的大学生创新思维中,要进行创新就需要先明确问题,从问题出发寻找创新点,但这往往是十分困难的。例如,怎么让人们方便自由使用自行车呢,用传统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是十分困难的。此时,如果将思考的顺序倒过来,从你想要的答案出发寻找创新点,就会发现后者的困难程度相比之前的有所降低,在全国掀起共享思维的背景下,这种共享思维有什么作用?最终4名北大毕业生将共享思维运用到自行车上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出行问题。这种被称为“形式为先,功能次之”,是心理学家罗纳德芬克、托马斯和史蒂芬.史密斯首次提出的概念。在创新过程中先构建“形式”,然后从“形式”中发掘它可能具备的“功能”。这个创新策略会激发大学生采取“形式为先,功能次之”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更系统地使用它。
2.2 高校在大学生微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高校作为大学生微创新的摇篮,不能只停在口号上,除了需对大学生提供专业教育指导之外,同时也需注重对大学生提供创新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高校要培养高素质且具有微创新意识的人才,必须打造出一个具有浓厚创新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指导学生把创造性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合二为一,让组织学生参与各大高校联合举办的创新竞赛提升实践能力。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没有激励机制的理论支撑,实践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做事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3 大学生微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提高大学生微创新能力与营造高校创新激励环境,根据实际主要从大学生微创新能力与高校环境两个方面,我们将大学生微创新解决机制概括为如下2个层次。为了解决大学生微创新面临的困境,提升大学生微创新能力,从大学生与高校两个主体出发,就必须转变创新思维和改变创新激励措施。 3.1 培养微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新旧与否不仅会对大学生微创新能力发展有着影响,而也关系着微创新模式发展格局。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微创新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注重传统意义上的突破性产品创新,追求颠覆性的创新,但这往往是十分困难的。总结下列方法培养大学生微创新思维。
第一,主动消除思维定势。微创新主张在框架内创新,但框架内思考会存在许多思维定势,此时需要打破固着,跳出思维定势,重新审视问题,扩展创新视角。
第二,学会逆反式思考。人的思维进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螺旋运动中上升和发展的,逆反思维是我们在辩证否定中的基本方式,通过逆反式思考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小米创始人雷军的思维就是“逆反式的创新思维”。他说:“我们不是做产品,而是做用户,是看重用户、发动用户的表现,最大限度地来聚集人气”。小米公司利用这种“逆反式的创新思维”让企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3.2 框架内任务统筹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宠物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选择宠物,怎么照顾成了一个难题。厦门大学学生根据这一市场要求决定开发一款APP,利用任务统筹的思想,将产品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内部是提供为各种宠物商家提供出售平台,同时显示宠物的详细信息以及各种宠物相关产品。外部是互动区,用户可以上传分享自己养宠物的相关视频并可以在线交流讨论相关问题。这个项目立马得到风险投资,并投入市场取得不错效果。任务统筹策略给创新提供了一条路径,利用框架内的资源从自己的想法中挖掘更多的价值,是寻找框架内要素的新用途,这就是系统任务统筹的策略。
3.3 高校实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从我国大学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建立创新和创业的激励机制,这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激励机制应立足于实践,基于西方的综合激励理论,从学校创新环境,课程,创新基金或学分制出发形成以精神、物质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
3.3.1 营造浓厚的高校创新氛围
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型校园活动,一个和谐、开放、自由的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多种媒介大力宣传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对大学生创新的各种优惠信息和政策,以及地方或者校友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和讲座等,邀请成功的企业家与学生进行交流增长大学生的见识,并在体验中教授有关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以此造就一个鼓舞创新、宽容失败的外部环境,开创一个区分于传统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
3.3.2 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专项资金
大学应该促进外部激励,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不同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开设课程,最好将本专业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结合起来,注重对大学生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开设的时候,高校要普及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创新创业面对的各种情况等。高校可以提供部分经费,在大学的创新和创业实践中为在校学生提供经济激励和支持。
4 总结
微创新往往是从“框架之内”寻找灵感,所谓的框架就是指解决问题的一个有限区域,在这种区域进行创新可以最快最有效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因此要想在框架之内取得进展,就需要我们保持一种谨慎和仔细的态度,对框架内的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探索,从原有的框架中抓到突破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相关研究匮乏的情况下,归纳了大学生微创新面临的困境是大学生传统创新思维限制和高校不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两个因素组成。研究得出,突破传统创新思维与解决高校创新激励机制问题,将大学生微创新能力提升实现措施概括为:框架内寻求创新,确立微创新的突破点、以形式为先, 功能次之的思维为导向、运用任务统筹策略,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营造一个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校园环境,以此提升大学生微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付春.企业微创新特性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10):1579-1583.
[2]胡海波,涂舟扬,管永红.微创新视角下企业成长组织惯例演化:李渡酒業案例剖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0):78-86.
[3]张平,甘筱青.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医疗服务模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6,(01):108-113.
[4]张平,张子悦,甘筱青.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服务半径和合作效率——基于南昌三三四医院改制的案例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10):724-725.
[5]洪定军,马永开,倪得兵.授权分销商与灰色市场投机者的Stackelberg竞争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12):3069-3078.
[6]洪定军,马永开,倪得兵.灰色市场环境下供应链协调的补偿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8,(01):103-115.
[7]洪定军,马永开,唐小我.灰色市场条件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协调[J].运筹与管理,2017,(06):70-80.
[8]吴登丰,甘筱青,俞昆.药品联合库存模式下的绩效优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23):51-54.
[9]高阔,甘筱青.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家庭农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5,(20):284-290.
[10]周业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产品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24):47-49.
[11]雅各布·戈登堡.在“框架内”创新[J].北大商业评论,2014,(08):66-75.
[12]吕翠红,雷蕊.小学数学错题原因分析——以六年级分数乘法为例[J].文存阅刊,2018,(08):106.
[13]郑璇.高校“圈层融合”校园文化育人实施路径[J].文学教育(下),2018,(03):68-69.
[14]郭彦丽.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培养[J].知识文库,2018,(07):234.
[15]黄慧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4.
[16]乔海曙,孙涛.互联网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微创新”[J].理论探索,2016,(05):89-94.
[17]高立胜,毛世英.逆反思维: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78-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2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