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中开展生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相关人员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与探究。小学生对身边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如何合理应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与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与提升,提升学生的发现与想象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入实际生活的事例,将教学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增加科学知识的趣味性,促使学科生活化,引导学生发掘科学知识具备的魅力。我结合自身相关教学经验,探讨开展小学科学生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教师开展生活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探究开展小学科学生活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小学科学生活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与探究出来的产物,如果实际教学脱离生活实践孤立进行,相应的教学就会十分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学科。在小学科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开展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主动性,通过直观化的教学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与发展。另外,生活化教学中涉及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并且,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提升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二、开展生活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科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而是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将教学知识合理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事项:第一,注重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既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要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引入生活情境时,一定要与实际教学内容高度契合,不能只是形式化地引入生活化情境,导致引入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无较大的关联性;第二,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要解放学生的双手与思维,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指导与引导。另外,要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第三,注重引导学生将探究的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关联,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以及探究到的知识,发现相应的规律,实现知识框架结构的构建,促使其所学的科学知识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与体系。
三、小学科学开展生活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曾提出过五步思维法,他在相应的思维法中论述,人类的思维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五个过程,其中第一个过程就是问题,第二个过程是对问题的观察,第三个过程是对问题进行假定,第四个过程是对问题进行相关推理,第五个过程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检验。教学情境以与知识相对应的问题为核心内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可以回溯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相应的模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此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对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进行全面认知,还可以对问题依存的情境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牢固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以及其转化形式,从而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迁移以及应用。为此,为实现生活化在科学教学中的良好渗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合理利用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充满魅力的科学世界中。比如:在教学《天气现象》这一课时,学生并没有经历过十分恶劣的天气,或者在遇到时并没有对其进行观察,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应用现代教学工具引入沙尘暴、冰雹、暴雪、台风等天气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奥妙。另外,教师也可以播放闪电雷鸣、高处云层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气变化的本质,学生对这些知识都比较感兴趣与好奇,拓展相应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发展成探索自然的动力。
(二)深度挖掘生活科学案例
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相应的科学案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深度挖掘生活科学案例,通过生活科学案例剖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实际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科学学习材料,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这些材料,帮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进行实验验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例子,对此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思考,激发学生对探究知识的兴趣,然后帮助学生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对问题进行探究。比如:冬天天气较冷时,呼出的空气会呈现出白雾的状态,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状况向学生提问:“在天气冷时,从我们口中呼出的空气呈现白雾的状态,同学们知道白雾的成分吗?大家能不能从生活中寻找其他例子说明‘白雾’的成分呢?”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会马上联想到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从而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些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会很快回答出:“ ‘开水喷出的白雾’与‘冷天时口中呼出的白雾’成分相同。”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白雾是如何形成的吗?”引导学生对白雾形成的本质进行深度探究与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着身边的玻璃吹气,观察玻璃表面的变化,接着进行实验验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只要运用身边的材料就可以对其进行验证,从而能够逐渐发掘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实现知识与生活系统的构建。
(三)引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关联,而是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促使学生学会合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今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综合提升学生的素养。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要深度分析教学目的,发掘教学内容,呈现这些教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对于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得到应用的知识,教师要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教学《尺的使用》这一课时,在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尺子以及使用尺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尺子测量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再比如,在教学《制作植物标本》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制作标本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制作标本。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制作标本之前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标本,并制定合理的奖项,对制作效果较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奖励,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知识源自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与生活相关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视角合理渗透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知识的关系,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科学案例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此外,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最后,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与鼓励,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责任编辑 林 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6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