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数学也在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新课程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有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教学的新教学思想应运而生。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例做出相应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境;应用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好奇懵懂的学习时期,对于新的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所以,数学教师如果按照传统单向说教的教学方式单一地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吸收不完全,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下,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数学课堂形式,既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情境的重要意义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枯燥。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其思维也正处于发展的起步时期。所以,对数学这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小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导致数学学习情况达不到预期效果,成绩不够理想。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则能轻易地引起小学生的共鸣进,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思考,从而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体现出了数学学科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引入生活情境后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易于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生活情境对整个课堂氛围的活跃,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小學数学中应用生活情境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提问
  提问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产生了问题,学生才会根据问题寻找答案,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收获新的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知道那些日常生活用品是长方形的呢?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回答,教师耐心的进行引导,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现在的教室就是一个大的长方形呢?教室的地板是不是长方形的?”接着让学生们回答教室地板的周长应该是怎么计算呢?通过与这些日常物品的联系记忆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记忆。接下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一个长方形可以如何分割,分割出的图形分别是什么?这时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然后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这样一个长方形的白纸可以分割成什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可以被分割成两个长方形或多个长方形,可以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等等许多的方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只局限于课堂中,其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进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例如,在教学“统计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各项统计,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先进行组内统计各项学习物品然后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范围的统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在新奇的心态下充分理解到统计的概念,也让他们对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得到直观的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每天把自己的每项花费记录在账本上,然后统计自己每周的收入支出,并且可以运用统计的知识计算自己在每项活动中的花销所占的比例。如 : 买零食所占的开销比例,买文具所占的开销比例等等。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分析哪些花费有些浪费,哪些不应该花费。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的运用到数学,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财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三)联系生活的趣味故事进行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生活中的一些热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教学“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时,教师根据目前小学生们喜欢的《熊出没》动画故事设计这样的问题:熊大熊二和小松鼠小猴子一起去果园摘果子,他们摘了一个上午每个人都摘了一大兜,但是光头强突然出现了,抢走了熊二的果子,熊二非常伤心,其他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要把果子分给他,最后大家决定把所有摘来的果子放在一起大家平均分,熊大摘了 40 个,小松鼠摘了 36 个,小猴子摘了 65 个,大家说最后他们每个人能分到多少果子?在这个简单地小故事中学生们能轻易地找到认同感,使教学情景合理易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四)参照生活采用游戏教学法,丰富教学形式
  以数学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参与感,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这一部分知识时,参照“连连看”游戏,将一部分卡片写上运算过程,一部分写上运算结果。让学生们记忆每个卡片的内容然后翻转卡片,学生们根据记忆将两个运算结果一致或者数字一样的卡片反过来,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卡片最多的学生获胜,教师可以给获胜学生一些小奖品。不仅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刺激学生们认真对待课程。游戏全程学生们参与度很高,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熟悉使用中也调动了大家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生活情境有效融入到小学数学堂课中,符合了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学生将来的理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荣华.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J].亚太教育 ,2016,(33):20.
  [2]郑瑶.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 ,2016,(31):18-19.
  [3]黄梅.生活情境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