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宫颈癌筛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宫颈癌筛查管理中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80名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另外80名已婚女性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未实施网络信息化平台,研究组实施网络信息化平台,对两组筛查结果展开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受检率、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其陰道镜检查后的活检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治疗率进行比较,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实施网络信息化平台对提高筛查管理效率和疾病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普及。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网络信息化平台;管理效率;疾病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b)-0166-02
宫颈癌作为女性群体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属于全球性疾病。对于好发年龄段的宫颈癌妇女,定期组织其进行筛查,对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确诊,并及时采取规范化的治疗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研究曾指出[1],宫颈癌普查项目执行和落实后,我国宫颈癌的死亡率相比于之前降低明显。目前临床主要通过HPV检测、阴道镜检测以及巴氏细胞学等方法筛查宫颈癌,但因为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各有差异,多数基层医院依赖的是阴道镜和巴氏细胞学,而这会相应地降低宫颈癌的检出率。如何在当前现有的医疗条件和资源下促使宫颈癌检出率进一步提高,是临床方面和研究学者重点需要探讨的问题。而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提出和运用,为临床筛查宫颈癌带来了新的选择。该文2015年6月—2017年9月选取网络信息化平台实施前的宫颈癌筛查80名已婚女性和实施后的宫颈癌筛查80名已婚女性进行比较,现进行以下分析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80名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49.86±5.27)岁;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另外80名已婚女性作为研究组,患者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50.14±5.06)岁。两组受试者均具有清晰的意识,不存在子宫切除史、妊娠史、盆腔放疗史、其他禁忌证。在一般资料对比上,组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该次比较。
1.2 方法
①筛查方法包括电子阴道镜检测、病理活检、巴氏细胞穴、液基细胞学、HPV检测等。②宫颈癌筛查中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具体应用方法:在患者就诊以后主管医师需要及时向宫颈癌筛查网络信息平台中上传其病历资料和全部筛查结果,以便其他得到信息平台授权的医师可及时查阅患者的信息,并尽快提出针对性建议。网络信息化平台需要设定专门负责的质控医师,其主要职责是再次复核诊断经信息平台筛查患者的所有筛查结果,防止发生误诊或漏诊情况。质控医师在完成再次复核后需要向主管医师告知复核结果,主管医师以质控医师反馈的复核结果作为依据,再次审查患者,对于结果显示为阳性者,需要通知其再次进行复诊或前往更加权威的上级医院进行转诊治疗。③以筛查结果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针对CIN I级、II级、III级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或确诊为浸润性宫颈癌的患者,需要立即告知患者接受规范化、专业性的临床治疗,尽可能避免发生宫颈癌。针对已经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可通过LEEP刀手术进行治疗,术前手术医师需要仔细回顾患者的筛查资料,尤其是对于电子阴道镜检查确诊的患者,需要对环切的深度、范围进行明确,结束手术后主治医师需要尽快完善患者病历,对手术过程进行填写,并对后期复诊时间进行设置。主治医师需要将上述治疗信息及时向网络信息化平台上传,方便其他医师参考和借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受检率、阴道镜检查后的活检率、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宫颈癌、宫颈上皮内流变的检出率、治疗率进行计算,且组间需要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方法
全部相关数据均借助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观察指标均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受检率、活检率、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研究组的受检率、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阴道镜检查后的活检率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活检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治疗率
研究组活检后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及治疗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与宫颈癌前病变均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宫颈癌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威胁广大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2]。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和筛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临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诊治宫颈癌的能力,通过宫颈癌筛查,可尽早发现和确诊患者的病情,并在最佳治疗时间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同时达到及时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目的[3]。
网络信息平台应用于宫颈癌筛查工作中,可促使宫颈癌筛查人群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显著性提高,并可帮助更多的授权医师借助平台对患者筛查结果进行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可以充分明确阴道镜检查结果,以免患者出现重复检查的情况,帮助其减轻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并为其提供就诊便利性,避免医师和患者浪费不必要的检查时间。除此之外,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患者自身也可以更快速地获知检查结果,切实提高其对临床检查工作效率的满意度和认可度[4]。 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安排质控医师负责二级质控复审患者的筛查结果,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主管医师,可对需要进一步活检的人员加以确定,避免不必要活检的患者接受活检,这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痛苦,還能降低漏检发生率,使活检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得到明显提高[5]。
相关研究发现[6],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可显著提升筛查人群中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检出率,进而显著提升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率。这亦充分证实,网络信息化平台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筛检、治疗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鉴于资源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手段比较有限,多以电子阴道镜和巴氏细胞学为主,应用网络信息化平台以后,宫颈癌筛查结果的质控管理较之前明显加强,即使是基层医院的医师也可通过这种方式促使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诊治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对目前较前沿、尖端的科技进行了解,降低筛查工作中误诊、漏诊发生危险。可以说,在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网络信息化平台依然可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7-8]。
该次实验得到如下结果,研究组的受检率、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其阴道镜检查后的活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治疗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实施网络信息化平台可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改善筛查质量,确保患者尽早得到规范化的治疗,其对提高筛查管理效率和疾病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黄华勇,彭学鸣,周萍,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的建立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 32(5):32-35.
[2] 赵利利.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宫颈癌筛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151-152.
[3] 吉秋进,徐慧,刘小琴.网络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263,275.
[4] 李赛娟.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7):181-183.
[5] 汤永华,张祥荣.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4):54-55.
[6] 周文婧,陈英,黄文英,等.基于信息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宫颈癌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蛇志,2016,28(3):359-360.
[7] 任祥芳,郁慧敏.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5,29(1):55-56.
[8] 陈秀娟,黄光梅,张雪丽,等.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宫颈癌筛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72-174.
(收稿日期:2018-1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7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