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提示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人物对话的提示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潜心制作微课,并在小学语文提示语教学中巧妙使用微课,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微课 提示语教学 小学语文
目前,“微课”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和需要,逐渐走进课堂,成为学科教学中一股新的热潮。首先,微课的运用体现了当今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其次,微课短小精悍,五六分钟的视频只讲一个问题,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第三,微课作为一种流媒体的存在,可以隨时随地观看——预习、复习、补缺均无不可。在“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提示语教学的探索中,笔者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一、微课和提示语教学的关系
提示语是指人物对话中除对话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含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神态、心理等细节。提示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知识点。它是人物对话中的点睛之笔,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读者凭借提示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在习作中巧妙运用对话提示语,能使对话的场景立体化,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黎加厚教授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笔者利用以下表格说明微课和提示语教学的关系: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提示语教学中运用微课
1.潜心制作微课。
(1)认真研究教材。
制作微课前要科学地梳理知识点,针对不同学段出现的提示语加以分析,准确把握教学要点,尽量以例讲解。例如《石头书》一课的人物对话中,提示语有在前的、在后的和省略的,可以作为例子来讲解提示语的位置。
(2)讲解通俗易懂。
知识点讲解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用三年级课本中的例子,例如《小稻秧脱险记》《孙中山破陋习》《雪儿》《争论的故事》……这些课文中都有人物对话,可以用作例子。
(3)注重制作技术。
微课制作中,导入、讲练、小结环节缺一不可。导入、小结环节要简洁,一句话即可,重点放在讲练环节,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流程力求新颖独特。
2.巧妙使用微课。
(1)预习时使用,事半功倍。
微课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基础知识,筛选学习难点。例如,《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比较多,课前,先让学生观看提示语的微课,学习提示语知识。这不仅降低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难度,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2)复习时使用,拾遗补缺。
在课堂学习之后再利用微课温习,能更有效地巩固、消化、吸收课堂知识。例如教学《放飞蜻蜓》和《争论的故事》这两篇课文时,课文中有许多省略提示语的人物对话,课堂学习中个别学生容易混淆人物。针对这部分学生,笔者通过QQ单独把提示语的微课发送给他们,借助家长的手机观看学习,拾遗补缺。
(3)写话时使用,对话精彩。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的关键期,怎样抓好这个关键期呢?在阅读了很多学生的作文后,我发现了他们的对话描写不生动、不得法。因此,可将对话中的提示语作为教学突破点。
比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8》要求选择一幅图编一个童话故事,结果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小猴说……,小猪说……”没有写出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于是,笔者把提示语的微课再次拿出来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让学生思考:微课中的例子为什么把提示语放在那个位置?加上了什么修饰语?有无提示语进行对比?继而学生再次对作文中的人物对话作修改。对话精彩了,整篇作文就出彩了。
三、微课在提示语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用微课来教学提示语知识,形式新颖,学生感兴趣,能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微课是“流媒体”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播放学习,时间和空间有很大的自主性。笔者把提示语的微课放在微信群或者QQ群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自主控制视频播放的速度和次数,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制作微课前,教师需要认真解读提示语这个知识点,全面把握知识体系,明确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微课,由此提升了教师的解读教材能力。制作微课时,教师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进入思维状态,就必须反复斟酌语言,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微课设计制作、修改剪辑、上传反馈中用到多种信息技术,如色彩、声音、图画等技术环节上都需要进行巧妙构思,因此,微课制作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现今,教育教学方式在改革,我们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多学多用,让微课成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0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