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急救流程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开展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随心搏骤停、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所提供急救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为实验组提供常规护理流程前提下的优质护理急救流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5 min护理时间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患者抢救成活率以及抢救成功率,重点探讨优质护理急救流程用于急性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5 min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为80%(20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抢救成活率为16%(4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例、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28%(7例),实验组患者为56%(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急救流程用于急诊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通过为患者提供程序性、条理性护理急救,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成功率,极具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救流程;急诊心肺复苏抢救;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2
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心搏骤停、呼吸困难属于较为常见的危急症,其死亡率极高,需要急诊科给予科学对症的及时抢救护理[1]。作为急救流程中的基本性、关键性流程环节,临床心肺复苏术发展至今看似相对成熟,实则尚且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在本文中,笔者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患者临床急救病例资料,基于护理急救流程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以及常规护理流程前提下的优质护理急救流程,重点探讨优质护理急救流程的应用价值[2]。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随心搏骤停、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急诊科时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心搏骤停、呼吸困难急症,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9.0±2.5)岁。基于所提供急救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9.5±3.5)岁;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8.0±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對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流程。主要由护士遵从医嘱为其提供辅助抢救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测、药物及器具准备等。
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流程前提下的优质护理急救流程。优质护理急救流程主要内容如下:在急诊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提供三人分工、两人分工及一人分工法。其中,三人分工法:由高年资护士负责抢救全称指挥,主要为患者呼吸道管理过程,通过提供吸痰、吸氧而促使患者呼吸道通畅,并与医生救治过程完善配合,做好气管插管工作[3]。由中年资护士负责站于患者侧位,对于患者整体循环系统负责,提供输血、输液、抽血及配血等急救护理过程,同时配合医生完成必要的除颤、心电监护等。由实习生、进修生等低年资的实习护士负责包扎、导尿及止血等操作。两人分工法中,高年资护士除完成上述工作之余,还要兼顾低年资护士工作任务。一人分工法中,由主治医生承担高年资护士工作任务,护士负责其他相关急救护理工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收集两组患者5 min护理时间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患者抢救成活率以及抢救成功率,并开展比较。其中,患者心肺复苏标准:患者心跳恢复,且大动脉脉搏可触及;收缩压≥60 mmHg;患者能够借助于呼吸机开展自主呼吸甚至能够自主呼吸;患者皮肤、口唇色泽变红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急诊心肺复苏抢救结果显示,实验组5 min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作为急诊抢救过程中争分夺秒的关键环节,心肺复苏抢救需要主治医师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准确判断并迅速做出对症操作。早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相关内容便指出,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重视度不足、职责不明晰、流程不明确、分工不科学等是导致急救现场混乱,急救效果差、效率低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基于当下急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开展必要的急救配合演练,优化急救流程,培养护理人员思维敏捷度,提升其应变能力,乃至形成对于病情的预见性对于保障急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极为重要。临床急救实践经验显示,通过成立急救小组,提前明确小组成员责任,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开展有序抢救工作,甚至多项工作同时开展,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急救护理质量,而且能够对于患者生命质量起到良好的保障。基于此,优质护理急救流程便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规范急救护理制度,使护理过程程序化、规范化,乃至更为科学化是实现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相关临床急救实验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急救流程在协助主治医生治疗,护理人员辅助方面均表现出一定显著的价值。
在本文中,笔者将我院收治的50例伴随心搏骤停、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选作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接受不同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流程前提下的优质护理急救流程,重点探讨优质护理急救流程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5 min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成活率均显著提高,5 min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由56%提高至80%,患者抢救成活率由4%提升至16%,抢救成功率由28%提升至56%。综上所述,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中优质护理急救流程的使用能够保障患者抢救及时性,提升抢救成功率乃至成活率,对于降低急诊死亡率十分关键,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给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雪芳.急诊护理流程在院前心肺复苏及无缝隙连接急救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28):222-223.
[2] 姚成洲,孙 明,吴 超,等.心肺复苏机在心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64-64.
[3] 杜琳琳,张志勇.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8-10.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0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