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及养成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准则以及规范。其属于敬人与律己的典范,体现为对别人的理解以及尊重。文明礼仪不但表现了一个人的教养与素质,而且体现了社会公德。作为祖国未来与希望的小学生而言,注重文明礼仪教育非常迫切和有必要。本文将结合本小学管理的实践中,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养成教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文明礼仪;缺失;养成教育
文明礼仪是大家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清朝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学生是精神文明建设花园里的一员,如何让他们在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里成长,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的实践让我明白可以遵循“细化目标、以身作则、实践体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德育策略,有效地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作为一名校长,我更加有责任去解决当前我校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学校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礼仪意识下降。
2.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多元素相互竞争的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新事物”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某些紊乱和迷茫,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的、不文明的、有失礼仪的现象无不对正处于各种观念初步形成期的小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例如,一些小学生抱怨在公车上主动让座,常被另眼相看,因此,即使让座,也要看人,要么就不让。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礼仪修养的积极性。
3.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欠缺。国家虽然早就推行了素质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小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把评定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放在学习的成绩上。学生们课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与他人、社会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认识、交往和接触,所以礼仪修养的不足难以在现实中及时得到检验和引导。学校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二、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途径
(一)建设班级活动阵地,以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在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中,班级活动是一种主导方式,班级活动的显著特色是要求学生真正地参与,这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尤为关键的是,班级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快乐、轻松、自由,因此学生会勇敢地、真实地表现自我与表达自我。并且,班级活动也属于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以及教育的一种高效手段,在班级活动中,能够有效地统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等。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期组织文明礼仪的征文比赛、演讲、模范人士访问、爱国主义影视欣赏、参观革命传统纪念地等活动,以及组织一系列课程的课外学习和兴趣小组,从而给学生带来表现才华、体现特长的时机,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家校互动,充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到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
为了能充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到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学校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微信群等活动形式,从而确保了活动的有效性。育人不能重智轻德,再去培养高分低能的孩子了。每学期初我都及时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并让家长相互交流文明礼仪的经验,再汇编成册。引导家长开展家庭礼仪教育要注重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交往对象的不同礼仪也有区别,每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都需持之以恒。
(三)通过教育管理,持之以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这就决定了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发展还不稳定,自制能力也较差,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現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例如,课间轻声慢步。学生在遵循这个要求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个别较活泼好动的学生,总是不自觉地躁动起来。教师这时应多提醒学生,强化训练,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好动的缺点,信任学生能做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克服自身的缺点。
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引导。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可是其具备比较强的模仿性,社会场所中的一系列牵涉到文明礼仪活动和现象会对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和行为形成直接的影响作用。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光依靠学校和家庭教育还不够,需要取得社会的支持和重视,要求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一起协作和配合,需要在整个社会创设优良的文明礼仪气氛,体现文明礼仪的正能量和凸显正面引导,这样才可以使礼仪之邦的良好文明形象渗透在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中。
三、结语
通过对德育主体的正确引导,文明礼仪的观念将会逐步走进了学生们的认知。通过规范文明行为、构建礼仪观念所形成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样本学校一道亮丽风景。学生的文明意识更强,礼仪行为更加规范,校园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校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郑佳丽.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及有效的教育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9):32-33.
[2] 盛可可.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1):135-136.
[3] 李丽娜.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名师在线,2018(23):40-41.
[4] 朱德芹. 让文明礼仪之花遍菁园——探析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3):119-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