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趣味课堂 提升学生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虽然,数学知识有点枯燥,但教学过程完全可以变得有趣,变得贴近学生实际,况且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应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在推促他们主动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丰盈起来。
一、借助故事激趣,激活学生思维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借助故事激发趣味,将故事情节融入数学知识之中,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其探索问题的内在动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熊二开头,让其得到三根精美的条形金属,想利用这三根金属制作成一个三角形卡口,以防止光头强砍树。但是熊二拼来拼去,还是完不成,后来是熊大帮忙指点,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为啥熊二拼不成,我们来试试怎样?”这样一来,既顺利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继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案例中学生经过动手探索,从中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者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索,虽然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没有讲故事来得精彩,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借助游戏激趣,推促知识理解
游戏可以强化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兴趣容易转移,而通过游戏方式,却能解决这一问题。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张做折角的游戏。通过多次反复对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继而从中掌握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构成的。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有利于推促学生形象理解,为其准确把握知识点奠定基础。
游戏仅仅是辅助手段,数学知识才是重点,通过游戏方式,学生能更好地与教学内容进行对话。因而对于游戏选择策略来说,应尽量选择活动范围小,动作少的游戏,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开展。
三、借助问题激趣,引导主动探究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师生展开对话的主要途径。通过问题,不仅可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而且还能借助问题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教师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铺垫。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思維学习和探究。
例如,针对乘法学习,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导入之前,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明每天有一元零花钱,他一星期可以攒多少零花钱?假如小明每天有两元零花钱,他一星期可以攒多少零花钱?”一开始,学生是通过加法方式求出答案,接着教师便与学生进行探讨,寻找更为简便的方法,从中引出乘法。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教学,不仅让学生对乘法有个大致了解,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问题激趣,是当前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主要渠道。通过问题设置引导,自然而然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对于问题激趣的运用,教师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实际,尽可能通过分层设计,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要把握问题数量,尽可能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
四、借助活动激趣,点燃参与热情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活动的场景越多,越能点燃他们参与的热情。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学生活动较少,参与热情不高。而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理解其原理,这其中的主动性必不可少。因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动”中学,积极参与探究,获取知识与体验。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将知识融入活动之中,通过在课堂上开设“小小超市”的形式,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通过购买货物,让学生在“交易”中完成加减法的运算。具体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付钱多少以及找零多少等等。在活动中计算,在活动中踊跃交流,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快速掌握加减法内容,而且还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而对于教师来说,践行了学生主体理念,在放手中生成了课堂精彩。
案例中设计超市购物这一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切合生活实际,而且还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从效果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活动设计。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把握其关键,尽可能选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将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教师也尽可能参与其中,引导活动走向,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推促他们主动参与的同时,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实现精彩生成。
五、借助练习激趣,巩固课堂知识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需要一定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堂上借助练习,不仅便于引导学生形成技能,而且还能便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因而,课堂练习很有必要。对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其知识点科学设计练习,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提升其数学运算能力。这不仅要求练习设计适量,还要求设计有趣,符合课堂需要。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对于其概念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先出示其中两角,引导学生求第三角,接着针对直角三角形已知一锐角求另一角,最后针对等腰三角形,已知一角求另一角,或者针对等边三角形求角的度数。这样一来,不仅层次清晰,而且紧扣知识点,层层推进,能较好地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而且还能通过检测,从中了解学生对文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教师采取下一步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仅可以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而且学生学起来也会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练习不求多,但一定要结合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能从中突出趣味性。因而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认真与教学内容进行对话,并依据所学内容,从中设计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可从例题开始,从基础性的模仿解题开始,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这样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近区域发展。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他们的认知规律,激发其内在兴趣,继而让其学习转化为探究问题的动力,引导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行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知识的重新构建,在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能推促课堂变得丰盈有趣,精彩不断。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5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