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教学在“卓越班人才计划”中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卓越班人才计划”旨在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改贯穿于卓越班始终,针对卓越班展开的教学方式方法、人才计划的考核是本次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前教育卓越班采取以“教、学、做”为一体,为人才标准培养制定具体目标,对卓越班每名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定制专属个人的一、三、五年目标(即“135”规划),本论文立足于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学前教育卓越班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从而在实践过程中调整阶段目标和教改方式。
关键词 目标导向 卓越人才计划
目标管理是管理学的概念,是组织或者个人在在完成事情中需要设立一个目标,并且以这个目标作为一个项目来进行管理。“目标导向教学”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1实施背景
根据教育部和广西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及学校《“技艺卓越计划”教育培养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学前教育卓越班人才培养计划方案》,拟培养“师德高尚、专长突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专业技能卓越幼教人才;培育学前教育专业“明星”,树立专业学生学习的“标杆”,打造专业品牌,扩大办学影响力。
2目标导向教学在“卓越班人才计划”的实践意义
2.1有利于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培养人才模式
卓越计划根据目标要求提出了卓越人才的培养要求,采取“教、学、做”为一体,树立品牌形象,培养明星人才。卓越计划是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开展的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项目,他强调的是个人的兴趣与技能相结合。同时卓越计划还提供了激励和保障机制,以教师开展独立的教学活动、享受资源优先、设立奖学金、资格认证等作为激励学生加入卓越团队的政策。与一般教学不同的是,卓越计划注重“教、练、赛、用”一体化,强调“教、练”对“赛、用”的服务,因此对卓越计划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2.2有利于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人人事事时时参与,被动教学转化为主動
学生从被挑选进入卓越班,期待值非常高,不仅对卓越计划有所期待,也对自身的成长成才有所期待;这份期待,落到实地就是目标的实现,从生理实现到自我实现。因此,对卓越计划人才的目标也需要层次化和具体化。
对于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卓越人才来说,实现卓越人才的总体目标相对容易,但其达到既定目标后,是否会因为太容易达到而产生懈怠感,进取心减弱,期望值降低,当这种需要被满足后,他的激励作用就停止发挥作用;而对于还在各方面都在上升期的学生来说,目标定得过高,学生暂时还实现不了,产生挫败感,会影响其实现个人价值,从而降低其期望值,目标导向教学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而被动退出项目。
选拔人才的个性与差异性,在其实现目标时应该有所区分;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性对此确定专属的目标导向教学非常重要。因此卓越计划的目标设定需要企业、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参与制定,对学生能力、兴趣、个性、专业特长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卓越计划的五年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班级和个人目标,是一个漫长而意义重大的过程,需要企业提出用人要求、教师启发、学生探究;以及企师生之间的多次磨合、讨论,从而达到真正参与教学。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适时调整短期目标,实现人人事事时时参与,学生参与教学的比例增大,学生主动能动性大大提高。
2.3有利于卓越项目及人才的多元化考核,规范教学管理
卓越项目的考核和制定,实行实施教考分离,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学生多方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要从两个方面确立,一方面是第一课堂,另一方面是第二课堂。卓越人才项目要培养 “明星”人才,体现专业品牌,就是要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群体学生;避免出现专业技术强、思想素质差、活动能力低或者是思想政治强、活动能力强、专业技术弱的跛脚先生。
第一课堂主要考核专业成绩和技能水平,根据选拔测试和个性化目标导向教学确定考核标准。第二课堂主要制定“卓越计划第二课堂成绩单”。将企业实习、企业评价考核、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考证情况、职业技能竞赛等纳入考核的标准。
目标导向式的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自主制定个人目标,自主参照目标考核,卓越计划人才将技能竞赛、企业评价、学生活动等融入考核,考试成绩不再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形成“专业成绩、企业评价、职业技能竞赛、社团志愿者服务、考证情况”的五维度模型,考核学生的综合实力,判断学生是综合性人才或是专业技能人才,以便于调整卓越人才计划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3目标导向教学在“卓越班人才计划”的实践策略
3.1以目标管理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前教育“卓越班人才计划”的基础和条件,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优秀幼儿教师”,在学校的“卓越班人才计划”则是精英教育,培养参加区级技能竞赛选手为目的的人才教育。课程设置内容应以此目标为起点,在打稳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下,突出专项特长教育,并将此类教育向纵深发展。由此,再能在各个教学阶段目标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3.2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倒逼教学内容改革
学前教育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定位和目的在于培养适用于“德能兼备的高素质的学生”,在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实践水平不仅仅是局限于“必需、够用”,而要更加关注“特长”、“突出”、“卓越”,以此来倒逼教学内容的改革。为此,应根据每个学生个个性特点及能力需求的变化,阶段性调整教学内容,重新构设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针对性和弹性化的教学,以此提升“卓越班人才计划”的实效性。 3.3以教学结果为判断,提升“卓越班人才计划”实践活动实效性
以目标导向为教学引导的“卓越班人才计划”,结果作为项目成效的重要参考指标,标志性成果要可以衡量,可以监测。这样才有参考意义。他的标志性成果体现在学生参赛的成绩排名,学生的顶岗实践的适应程度,用人单位的评价。将“卓越人才计划”的标志性成果用数据形式表现,反馈其教学实践活动是否有效。为此,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3.4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为依据,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目标管理的有效促进手段,通过一个阶段(如一个学期后)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自评得知学生个人意愿与实际情况的个人差距,通过他评(教师、班级管理者、其他同学)对其教学活动成果的评价,得知整个班级的类比差距。从而可以适度地调整班级的教学计划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全能型学生,要加强其心理素质,对于单项型学生,要根据情况增强其他方面或者是继续突出优势。基于此,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導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
3.5适合调整师资队伍
师资资源配置要遵循着“卓越班人才计划”的实绩调查和评价方式来核定,对班级应该采取固定+柔性相结合配置,固定师资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柔性师资对项目的实施起到加强、补充、提高的作用。于整个班级项目偏弱项目,应考虑配置骨干专任教师或者外聘高层次师资补充,同时要加长教学时长。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还可以应用“卓越班”的同伴教育,取长补短。对于个别单项非常突出学生,教师在着力提高其单项技艺水平的同时,可以适当补足短处。
4结语
“学前教育卓越班人才”是教学改革的手段,是在培养“必需、够用”的人才基础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尝试。通过目标导向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较大程度提升了卓越人才技艺,满足了项目的内在要求,确保了教学目标能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思扬.目标导向型教学模式在服装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8(03):32-33.
[2] 宫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路径选择——基于目标管理的视角[J].高等理科教育,2018(02):38-42.
[3] 张志文.目标管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108-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9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