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学生分享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分享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意义,体验和感悟分享的幸福和快乐,为学生提供分享的机会和平台,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为了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学会与人交往,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幼儿分享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要依据幼儿的个性选择,适宜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关键词:分享;品质;交流;评价
  曾经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在新学期开始时,让他的学生每人从家里带一件最心爱的玩具到学校,然后他把这些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里的每个学生要依次展示自己玩具的功能和玩法,并与小组成员共同玩自己的玩具,当一个小组的学生把本小组的玩具玩了一遍后,小组互换,重新组合。几天后,他问这些学生为什么能玩那么多的玩具,这种做法好不好?没有一个学生不说好的,这是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們上的开学后的第一课:学会分享。所谓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有很多学生已经做到了分享,并且做的很好。如把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和其他同学分享;过生日时,把好朋友聚在一起分享幸福和快乐。教育者还有必要再对学生的分享品质培养和教育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是必需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而教育的宗旨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任何一种良好的品质都需要教育者费尽心血全力培养和教育,给教育者提供活动的平台,分享也不例外,那应该怎么去做呢?
  首先,我们应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分享的重要性。如果不去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什么事情都靠自己,便会固步自封,失去进步和成功的条件,阻碍自己的进步,妨碍集体的发展。一位伟人在获得成功后坦言,自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缘故。一个乐于分享,善于分享的人,才会掌握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才会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收获,才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幼儿分享意识表现不够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对分享意识没有认识或者是认识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幼儿,不管他们是不是分享,都说不出行为理由。当询问他们为什么做出这种行为时,多半都回答“不知道”。只有小部分幼儿能有具体回答,回答的内容也反映出不是自己的认识,主要是成人的要求或意见。如“我爸爸要我这样”“我妈妈说小朋友要团结”“姥姥说玩具给别人玩会搞坏的”这种认识的不足,固然与幼儿认识水平的局限有关,但更有教育的原因。真正幼儿园的教师去研究行为教育的不多,且教师自身缺乏对分享意识的认识,又没有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幼儿在这方面所获教育较少。
  2.幼儿没有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
  调查显示幼儿不懂得去体察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他们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完全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的制约。所以,当看到别的幼儿渴望得到分享物时毫无感觉,无动于衷,甚至当有人提醒说“你看,别人没有心里多难受啊”时,有的孩子竟说“他难受他的”或“这是我的,他要,叫他妈妈买”。
  3.家长教育观念误区
  调查发现幼儿的不分享意识除了自身心理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孩子们说不分给别人,是因为“我妈妈说自己玩自己的”“姥姥说别人会搞坏我的玩具”“如果我把东西给别人,爸爸会打我的”而且,我们还发现,幼儿的分享行为并不因为家长的文化程度高而增多。可见,在对幼儿的分享行为教育上,成人的认识有待于统一,教育的误区很显然成为了幼儿分享意识表现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4.幼儿缺乏分享技能
  在与小朋友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分享,如“我只有一个新书包,他们都想背,都想玩,我不知道给谁背”。
  其次,老师要为学生的分享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学校里每个学期都要举行知识能力水平检测,在检测中会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些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和体会,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老师可以让这些学生登台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与他人分享。这既给讲演者一个自我总结,表演锻炼的机会,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除此之外,学校不定期可以通过办黑板报、手抄报、校报、运动会、展览、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现在互联网的普及为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效率,拓宽了分享的范围。只要允许,足不出户便可共享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资源,无论是文字的、图形的、音视频的,这是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是时代赐予我们每个人的,我们应不负时代所托,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与他人分享。
  第三,建立建全评价机制,为善于分享、乐于分享者鼓掌喝彩,为不能分享者敲响警钟。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谈话、记日记、学生的成长档案袋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分享的情况,可以设立分享之星,激励学生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对不善分享者,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制约和影响的因素,教师要制定具体措施,予以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沟通机制,及时与家长沟通,齐抓共管,让学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将每周的星期一作为分享日。这一天,幼儿来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自己带一些平时非常喜欢的玩具,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是将自己周末玩过的地方、吃过的食物、看过的动画片等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在家中,父母应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做家中的小主人。平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家中来客人时,让幼儿帮忙一起招呼客人,给客人分配物品等等。
  在有意识的创造分享机会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需要,形成良好的观点选择能力。
  分享的行为不难做到,形成分享的品质难能可贵,学生的分享意识要树立,学生的分享品质要培养,会分享的人一定是一个阳光的个人,会分享的集体一定是一个和谐、团结的集体,会分享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我们要学会分享,分享要从学生抓起。由此可见具有分享意识是幼儿个体融入社会,被同伴和集体接纳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可以说,分享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众多的研究中,对缺乏分享给幼儿带来的影响方面的关注度却相对较低。只有真正了解了缺乏分享意识的危害性,才能真正引起家长和幼儿教师的警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