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在此部分试题中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所给文章内容不理解,不能和作者及命题人的思路保持一致;二是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自己十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粗浅的为学生总结了几点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答题技巧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97-01
一、通览全篇 把握主旨
首先要弄清文章是什么文體,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读过文章后,要明确其文体特征,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还是抒情性散文。针对文体具体分析其内在线索。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二、理清脉络 三大注意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要学生掌握阅读中的“三大注意”。第一,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第二,要注意文中出现的关键语句,如首括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第三,要注意标志性词语。例如文章中的一些关联词,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还有指示语、概括语等,它们可以提示文章的写作对象与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
三、明确范围 精当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四、综合分析 三方考虑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首先,要考虑所提问题“是什么”“是几个”。“是什么”指的是要注意问题问的内容是原因还是结果,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是总说,还是分说等。“是几个”指的是问题的数量,要注意几问几答,切忌漏答。第二,要考虑答题要求。答题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和字数。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组织答案时既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也不能比定的字数少得太多,以免遗漏要点。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制,时间又充足,那就要尽量多答点,以避免因概括一条要点时“子要点”(一条要点中的诸多小要点)不全面而导致要点不全。当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因为“言多必失”,字数越多越容易写偏,越容易说不清楚、写不明白。第三,考虑分值。试题的分值和要点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常一个要点对应1分或者2分,可通过试题的分值揣摩答案的要点数。另外,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暗示。若是2分题,只要概括出内容要点或从原文中找出两处恰当的词语作答即可。若是4分题,则要求利用概括精练的语句从两方面作答。若是6分题,分值重,能力性强,有两种暗示可能:一是要求依据原文含义,凭借主观想象答题,只答出两方面即可;二是要求着眼于全文,根据文章的隐含信息,寻找答案,只答出三方面或任意三方面内容即可。
《新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部分。因此,现代文阅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我相信只要学生掌握了现代文答题技巧,一定会在答题过程中事半功倍。但是每一种方法的掌握又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把学生引入现代文阅读的情境,创设令学生“乐陶陶”的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高中生都有一双明慧的眼睛,在最短的时间内洞穿文字表层的深意,透过现象直击本质。
参考文献:
[1]张东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J].语文天地,2010(21).
[2]张明丽.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J].信息教研周刊,2016(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