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74-01
  1.小学品德课在现阶段的不足
  1.1良好教学环境缺乏
  现在思想品德教育仍然被很多学校限制在课堂之上,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只有非常少的实践机会,很多学生只是在听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这样就无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1]。
  1.2授课方式陈旧
  教师的说教在很多学校的课堂上仍然占据着大部分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被这种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了。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匮乏,造成了十分压抑的课堂气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思想品德离学生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遥远,而大量的枯燥的思想教育充斥在小学生耳边,学生无法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所以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2.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有效措施
  2.1将抽象的思想教育转变为学生身边具体的事物
  由于小学生处于比较小的年龄段,所以形象思维仍然占据着他们思维方式的绝大部分,而且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往往不发达。然而数据对比以及图表形式仍然是现阶段思想品德课本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在学习这样的教学内容时,往往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思想教育转变为学生身边具体的事物。比如在对小学生进行为国争光教育的时候,可以与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例子联系起来,从而使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些内容。
  2.2将虚幻的思想品德概念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典型
  对于思维尚不发达的小学生而言,现阶段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概念比较虚幻,这是由于这些概念往往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小學生在对这些概念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将虚幻的思想品德概念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将教材上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对“苏秦刺股”这一勤学故事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古人的例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教师可以将班级当中勤学刻苦的同学作为例子讲给大家听,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很快的接受这些东西了。
  2.3将静态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生活内容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活动性的学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所以必须要求学生不仅将课堂上的东西掌握住,同时还要自觉的在课外进行实践。所以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将静态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生活内容,充分的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促进实践教学的不断加强,从而使学生的和谐发展以及健康成长得到充分的保证。比如在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懂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国歌以及国旗等祖国的象征予以尊重,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在课堂之外要对国家的标志予以自觉的尊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看到升起五星红旗,听到演奏国歌,就必须要行注目礼。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静态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生活内容,使小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这些内容。
  2.4将既大且空的教材案例转变为生活原型
  现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当中,很多例子都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无法对小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小学生也很难将其作为榜样进行学习,并在生活中予以实践。所以教师需要将既大且空的教材案例转变为微小的生活原型,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加切近。比如在对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发生地震灾害时全国各地的人们踊跃对灾区人民献出爱心的例子作为生活典型,让小学生进行感知和学习,使之能够得到真正的生活中的体验。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针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共识,这就需要小学一线教师在对思想品德教材进行解读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将生活当中的新鲜血液赋予教材内容,从而使小学生能够真正的对枯燥的思想品德概念进行理解,最终实现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形成与小学思想品德课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必须要重视小学思想品德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思想德育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尽管小学品德教育水平有了较为快速的提升,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小学品德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学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从而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本文针对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建树.浅谈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方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