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的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设良好情境,鼓励自主学习;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大胆问;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议;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激活思维鼓励创新,创设问题引创新提问时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多思多问乐创新;画龙点睛导创新。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智能。
  【关键词】行为习惯;情境;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82-01
  21世纪,是社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段,科技和人才是关键。世界各国对高素质人才的争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基础教育是起点。培养小学生优良的素质是学生通向成功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的素养,本人有些浅显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读书活动中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印度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状态的主动或被动,与其自身习惯的优良与否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保证,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障碍。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强。我在教课文之前让每一个学生明确点、画、批、查、注的具体要求,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划出需要了解的、掌握的、熟记的词语或句子,并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步训练,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掌握具体方法,在反复的操练中完善和巩固知识要点,逐渐形成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首先按时站在学生面前;我要求学生热爱劳动,每次班级劳动我总是带头扫最脏的角落,掏最臭的阴沟。老师皆能如此学生并纷纷效仿。
  个体在集体中的行为,常常会受集体因素的影响。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往往以他人的意见或行为表现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标准。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做法跟大多数人一致时,就会产生某种安全感,如果发现自己的行为并不合群,自然就会从他人的身上去寻找可供参考的信息和意见。根据这一特点,我特别关注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并把养成良好习惯作为班风建设的目标认真落实。
  二、创设良好情境,鼓励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把课程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1.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大胆问。
  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无拘无束、自由表现。陶行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说明“问”的重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总会不同程度地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完《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以后,我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认为不懂得问题提出来,一位学生问道:“老师,为什么老红军把一包青稞面地给小红军,小红军不要呢?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老红军为什么不看呢?等小红军饿死后,他才从鼓鼓包里掏出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老红军做得太不对了!”这一问,激活了同学的思维,安静的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议论。有的说:“是啊,我在课外书上查到陈赓是一位大将,红军参谋长。他做事一点也不细心,当小红军叫他看时,它应该亲自去看一看‘鼓鼓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直到小红军活活的饿死,才发现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读了这篇课文,我真想哭!”他把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说得特别重要,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大部分同學也在一旁符和着。另外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不,老红军不是不细心!他首先叫小红军骑他的瘦马,还取出一小包青稞面给小红军,他不骑也不要。在艰苦的年代,特别是在长征途中,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耗尽了体力,你看这位老红军,他也掉队了……从这些可以看出,陈赓也实在没有办法帮助小红军了!”看来,同学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我认为他们的想法都合乎情理,就都一一给予热情的鼓励与表扬。
  2.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议。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课堂上多议、多讨论,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创设轻松愉快又结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愉快地学习。例如一位老师教学《葡萄沟》,首先播放了《新疆好地方》等音乐,以具有该民族情调的乐曲渲染气氛,教师在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大胆想象,学生很快入情入境,仿佛亲临那块美丽的地方、亲自品尝到了甘甜可口的葡萄干。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谈感受,提高了课堂效率。
  3.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
  新课程还强调:学校要多开展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例如:我校乡镇中心完小,每逢节日都要开展一些大型的活动,如“六.一”儿童节进行文艺汇演、“三月文明礼貌月”组织学生到大街上打扫卫生、捡垃圾等。让学生从小懂得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我们生活的家园,并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一次捡垃圾后,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是星期三又是活动课,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带一双筷子和两个食品袋到学校周围捡垃圾。调皮鬼王涛没带筷子就有手捡,当他看到一条黑乎乎的东西时,以为是火腿肠,捡起来,闻了闻有些臭,仔细一看原来是干了的狗屎。……唉,这些大人真不讲卫生。今天的活动真有意义啊,以后我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看出,同学们参加实践,服务社会,收获体会真不少。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智能。那么,学生迸发出的创造性的火花,常常会令我们惊喜,或许这才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理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小学教育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