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我国的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再适用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这时思维导图的引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改变了教学模式走向,培养了学生新的学习思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就使得思维导图备受人们的关注,思维导图如何运用到教学,如何与语文课堂教育相融合,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等各方面能否适应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下面本文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教学 研究探讨
  思维导图是依据人脑的思考规律,来调动学生左脑与右脑全方位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训练与图文并用的教学技巧,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一直在提倡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联系到一个知识点上,以促进左脑与右脑的协调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语文知识的联想,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创新。[1]
  一、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现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又叫概念图或树状图,最初是托尼·博赞一个英国的教育学家根据达·芬奇的笔记获得灵感从而创造出来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在中国课堂进行有效的实施进入教学。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很快地遍及各个学科。协助学生在教材与生活实践、想象力、创造能力等平衡多样发展,开启了学生的无限思维。[2]
  二、思維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提高学习效率分解知识内容
  思维导图是运用色彩、线条、图像等要素,依据大脑的自然规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创建立体思维框架,使学生在接受各种枯燥信息时,会将枯燥的信息转换成具有色彩、高效的组织画面,以促进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与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知识较为零散学生不好掌握,而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快速地将知识信息点进行联系,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教师首先依据课堂知识的中心思想,勾画出思维导图的图形,之后依据讲解主题向外画出分支,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绘制,将课堂知识的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依据图形来整理学习的知识内容。课堂利用思维导图整合语文知识,可以梳理学习目标与具体内容,并通过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促使学生掌握自身的学习情况,从本质上发现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结构系统。为学生建立知识空间,使文章的知识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让复杂的知识简单明了。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基础知识的加强记忆
  对于刚刚步入小学课堂的学生来说,虽说在幼儿园或家庭中获得过一定的教育知识,但是认知能力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对于一些词语的不理解,句子的读写不通顺,短文的阅读理解不达标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正常的,要经过老师的引导学习学生才能更进一步的对于知识掌握运用。建立起不同的知识认知系统,以语文的基础知识为主体,分散建立各个记忆内容的知识框架,把内容进行填充,从而使困难复杂的内容更清晰简单明了。使得学生对于对应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得到加深增强。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过于繁杂枯燥,很容易让学生丧失该有的积极性,放弃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深度研究教材,制定科学有效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利用思维导图结合多种教学方案,把知识融入到课堂各个方面中,利用情景教学,把课堂氛围提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得课堂更丰富活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习的热情能够充分调动,从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掌握基础性的知识。
  3.适当的情景教学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生活中大量运用思维导图的这种方式也不是正确的,虽说思维导图有着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常常的使用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从而丧失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结合多种情景进行教学把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丰富课堂内容把学生的兴趣调动出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带给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以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发展。对于传统的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讲过一遍后发现教学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没有能够达到掌握,这就是教师没有转变思想具体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从传统的思维中改变,把学生摆到课堂中的核心位置,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精神不依赖于教师讲解做到自我分析自己思考的能力。教师也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境况,性格兴趣,师生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学习整体进步,学习生活贴合实际。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对教学方法的探究,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使得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4.构建知识层次,拓宽学习思路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将语文课堂中的知识点与逻辑关系梳理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并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用知识的网络图形将各个知识点描述出来,学生通过对知识网络结构的总结学习,充分发挥对知识内容的想象力,自己对思维导图绘制有序的整理知识要点,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建立语文知识认知结构图,促使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其想象力与立体感的塑造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区分图中的分支层次,理解图形的结构与分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与以往的知识建立联系,让新知识在以往知识的节点上形成新的知识节点,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就更加具有发散性。当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与已有知识建立关系,进而拓宽学习思路。
  结语
  新课改实施以来,思维导图被更多的应用到了学习中来,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应用既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创新,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垚.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牟晓燕.学生思维透明化的点滴思考——以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