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础?学方法?养习惯?缩差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学困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之所以“困”是长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自信心丧失的原因。那么我们想要转化学困生就应该从根源入手,分析原因,各个击破,从学习信心的建立、学习方法的形成、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几个方面多管齐下,最终使其脱“困”,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
关键词:学困生 表现 成因 转化 方法 兴趣
一、“学困生”的日常表现
1.知识基础方面
(1)数学“学困生”的基本表现是计算能力弱,对于最基础的计算知识都不能熟练计算,计算中常会出现思维混淆的现象。(有的甚至10以内的加减法都需要借助手指进行计算)。
(2)理解能力差,对于简单的描述不能提取有用的关键信息,不能将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也找不到之间的联系,无法理解,更不会进行计算。
(3)思维的灵活性差,不能随机应该。总是老师讲的这道题会,题型换了一点就不会了。
2.习惯、态度方面
(1)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书、作业本保存不善,有折页和涂抹不清的现象。而且总有找不到学习用品的现象出现。
(2)做事拖沓,作业书写速度慢,效率差,时常完不成老师布置的内容,有抄袭课堂作业,不做家庭作业的现象。
(3)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上课经常溜号,听不见老师讲的关键知识,找不到书中相应的位置,不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或与同学交流时,时常是游离状态。
(4)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为在较长时间里的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在学习中有困难,看不懂书,不会回答问题,在学习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产生了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不愿意学数学。
3.心理方面
长期的“困”使学生在学习方面根本没有自信,连带着各个方面都缺乏自信。而且有个别“学困生”有逆反的心理,認为既然都已经这样了,反正怎么学也学不会,就破罐子破摔,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老师的各项要求去做认为学习是给老师学的,什么任务都不完成。
二、学困生之所以“困”的原因
1.学习的能力低下。多数学困生不会听课,抓不住教师讲解的关键知识,不会自学更不会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未能成。
2.遇到的学习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学困生”不会听课,上课时常溜号,导致在课堂上就学不会一节课的重点知识。课后对于作业的解答就找不到方法,无法正确解答,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将所有的问题累加起来,想要学好数学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3.思维不灵活,不会学以致用。对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只会简单、的记忆,变换数字、题型的内容不能掌握。造成从心底里排斥数学,难怕了,见数学就想“躲”。
4.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不感兴趣,造成上课听讲不认真,难以学会重点知识,对学数学产生抗拒心理。
5.先天存在的智力差距。个别学生由于遗传原因,天生智力平平或低下,还有个别学生因患各种疾病,影响到了学习,致使学习困难。
三、如何将“困”转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唤起信心,重燃学习数学热情。
(1)关注“学困生”,拉近与其的心理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首先与他们成为朋友,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信任感。时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计划。
(2)用“心”去关注。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学困生”之所以“困”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缺点,相对于好同学来说更容易犯错误。如不遵守纪律、字迹不工整,作业本保存不好,做事拖拉等现象。我们对待这样的问题不能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解决,而应该帮他们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产生自觉向上的内驱力。
(3)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日常中关注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在小组合作或数学实践活动时,有梯度的对学生提出要求,并明确指出他们要完成的内容,允许请教老师,一经完成,当众表扬。让他们知道付出之后总会得到回报的果实,从而增强信心,从心底接受数学。
2.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师积极转变,教会学习方法。
①数学课堂的容量较大,是数学知识习得的主阵地,因此学会听课是解“困”的重中之重。对于不会听课的“学困生”,课堂上教师应适时的进行提醒、提问,迫使他们能加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教会他们听课的方法。
②教师还应该在备课的环节上下功夫,设计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环节,如在枯燥的计算教学时,让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后,分2组练习。先做完的一组,可以抢另一组的题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喜欢了,感兴趣了,才愿意学习数学,才能长久的关注学习的内容,想要时刻跟上教师的步伐,快速的进步就会指日可待。
③对于学困生要细化要求。我们的数学要求越细化,孩子们就有了学习的抓手,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去做,达成怎样的效果。长此以往,逐渐放手,他们就自然就会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2)学生相互影响,促进习惯养成。
①同伴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可以树立班级中的典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典型事迹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更容易让“学困生”受到触动。可以利用班会、学习经验分享活动等形式,介绍有用学习的方法,让好的方法生根发芽,从而让学困生有标杆可照。
②可以采用结对子的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同学与“学困生”结成学习对子,以好带“困”,并且捆绑式评价,变换一下知识巩固总结的方法,这样优等生能对“学困生”学不会的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学困生”有了优等生的督促和帮助定会加快进步的脚步。
总之,“学困生”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也是我们提高整体成绩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在深入了解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各个击破。从而使他们爱上学习,爱上数学,养成良好的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