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多元化文化课程的建构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各有各自独有的习俗和文化,但是都与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多元化文化课程建构模式的改革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文化观念来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在学习其它民族文化时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因此,学习多元文化是必要的,我们要做的是把内容加入至教材中并进行学习,进而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理解和尊重。
关键词:改革教育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课程
多元文化被提倡学习以来,就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和其它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实施改革多元文化课程的时候更加困难,但同时也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在改革多元文化课程的过程中我国任重道远。
一、如何进行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模式的改革
我国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一直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开放、民主、多样,所以在文化于文化之间存在一些冲突,这也是世界各国面对多元文化的普遍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课程的构建模式,让各个文化之间能够相互融合。
1.进行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方向
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书本课程,是对一种精神或者行为的传递,所以要进行多元文化的改革从书本和课程开始是非常可行的措施。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我们体会文化的内涵,能给予人们新的希望,如何进行多元文化的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实施:第一:学生通过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去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通过课程认识到美妙的多元世界,逐渐形成多元的概念。第二:培养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不同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从内心意识到不同文化存在的必然性,尊重文化是实现文化融合的基础。第三:在学习不同文化的同时,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有文化的进步,才能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2.进行多元文化改革实施的重点
(1)课程内容的调整
学生主要是通过课程和书本学习到知识,所以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课程上,把多元文化的思想放在课本中,便于学生自学,也便于解决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课堂内容要提升到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上来。
(2)自主合作式教学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将这种教学方式用到多元文化的课程中非常合适,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发现问题,做出猜想,这样学习既高效又深刻,在探讨过程中,自然的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师起到引导和矫正学生多元意识的作用。
(3)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网络非常发达,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世界各国的动态,这为学习多元文化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所以在课程实施上,应该多利用互联网沟通世界,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开拓眼界,也可以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多元互通,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多层次,深层次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文化的概念和多元文化的内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主要是由人类社会象征性的、观念的和无形的内容构成,是动态的,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且文化形成系统具有完整性。简言之,文化是人类在特定时空下,因生存所需而创造出来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总和,经过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额东西,因此,在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经验时要注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2.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来自不同地域、民族、语言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自由的与其他文化交往,最大限度的融合交流的过程。所以在多元文化中,无需考虑民族,性别,阶层等方面的限制,以包容的体系建立一个广阔的空间,它体现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文化之间的尊重。
三、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构建模式
1.双语教育模式
文化的多元化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有巨大的影响。要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必须从了解一种文化的语言开始,所以在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下,应实施双语教育模式,用多元化的语言去解释多元文化改革的实际意义,在这个剧变的社会中,寻求“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通过双语教育的模式与他文化接触,实现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自生,从普适性的教育转向寻求意境化的教学,真正感受到多元之美。
2.本土文化构建模式
在多元文化改革过程中,我国比较特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社会,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内部独有的特色和文化体系,本土知识为本土人民提供一种他们自己所熟悉地界定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视角。本土知识要深刻反映他们民族文化结构,统一信仰,实现本土知识传统的重建和本土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基于我国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在展开课程时要十分关注各民族在本土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结构,更新我们的课程哲学。
3.多元一体的课程模式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地知识、信念与价值观。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是各种文化共存共同组建的“共同文化群体”既费孝通先生说的“多元一体格局”。所以在设置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为其提供各类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正确处理“国家一体化”和“民族多元化”的冲突与问题,增强和开发文化的适应性,是未来民族教育课程的必然趋向。
结语
教育是促进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手段,所以在文化多元化实施过程中从改革教育开始,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的民族性,地方性,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其次,要把不断发展持续探索的理念反映到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中去,在改革多元文化课程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广大实践者和工作者不懈努力和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吴硕.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的编辑原则探讨[J].科技与出版,2017(09):47-50.
[2]龙伟坚.历史教育与幼儿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45-146.
[3]李永婷,徐文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6(19):16-21.
[4]郑亚杰.多元文化视角下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及实施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6(05):93-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