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认真解读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师对课本的解读就是要确保自己能够高屋建瓴,从更高、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课本,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得心应手,进退自如,做到教学时游刃有余。所以,我們每一位语文老师要认真解读教材,为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解读教材;方向;策略;提高;效率
  于永正老师说过自己只有对教材读通、读透,把握文章的内涵和作者要表达的意图之后,才敢走进语文课堂。一位大师尚且要认真解读好语文教材才敢走进教室上课,何况我们普通的语文教师呢?所以,我们要认真解读教材,为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解读教材,明确方向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必须认真钻研和解读语文教材,要在读懂、读透教材的前提下,才能在讲析时做到心中有数,水到渠成。
  以《船长》一课为例,我听过一位老师的课,在教学过程中,该老师总是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认识船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那么,“舍己为人”的定位是不准确的吗?从文本来看,“为人”是老船长舍命救出遇险人员的根本动力,相信这也是他一贯坚持的信条。但“为人”是否一定意味着要“舍己”呢?老船长是不是在事件发生的一开始时就做出了拯救他人而献身自己的决定了呢?
  我们可以从船长和机械师洛克的对话中明确答案。船长和洛克的谈话是这样的:“炉子怎么样?”火熄灭了吗?“机器还转不转?”当他得知所有的东西都被淹没在海水中,无法恢复时,他才命令大副组织和保护人员离开船,并有权射杀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船长真心想“为人”,但他当初并没有想到要“舍己”。因为他知道,只有当他自己好好地活着的时候,才能保证乘客和所有船员的安全!无论他的牺牲多么壮烈,如果船上的人不能获救,那都是徒劳的!由此可见,老船长的“舍己救人”理论从根本上不能存立。那么,文本所要揭示的不是主人公“舍己救人”的品质又是什么呢?实际上,作者在文章中多处给了读者暗示与交待:小说开始就写到船长在“舰桥”上驾船;当船遭到撞击发生危险时,船长站在“舰桥”上引导救援;小说最后,船长站在“舰桥”上随船沉入海底。为什么雨果一再提到“舰桥”呢?“舰桥”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一切都很清楚,这里的“舰桥”意味着老船长的“工作岗位”。老船长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不是神,在他的头脑中不一定想成为英雄,但他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守岗位,忠于职守!所以,对于这篇文章,我们老师不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船长“舍己救人”的品格,而要启发学生理解船长那种“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由此可见,老师对于教材的解读非常重要,不然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
  二、解读教材要讲究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学生、老师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讲究策略,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要能够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与作者对话,把握写作动机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没有注明作者。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力找到原文,找出文章的作者。要了解作者的生活和当时的写作背景,要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者的写作动机,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感受,与作者共同思考,产生思维碰撞,形成独特的个人理解和体验。
  例如,《清平乐·村居》一文是南宋词人辛弃疾(1140~1207)写的。他一辈子都坚持抗金,但他遭到了打击后,就隐居在江西上饶地区,无所事事地生活了近20年。这首小令描述了远离抗金前线的农村和平、安静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农村和平生活的热爱。结合作者毕生关注宋朝恢复大业,作者认为自己虽身处江南,却心系中原。词人辛弃疾善于使用典故,但这首词却和他以前的风格决然不同,格调轻快,心境清新,自然简朴,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易于学生接受。这样对文本进行解读,就丰富了词的内涵和意境。
  2.与文本对话,挖掘文章特色
  对于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无论自己以前有没有读过,还是以前有没有教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该仔细地读几遍,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分析作品的思路和表现技巧,品味作品的词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理解。与文本深入地对话后,教师可以充分占有众多信息,也可以参考名家、同行对该文本的解读,但不能盲目认可别人的观点,要持批判性态度,把他人对文本的解读内化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教师在解读课本时,对文本还没有怎么看,就急于去翻看教参,寻找相关资料,搜索教学计划,这可以说是一个舍本逐末的过程。我觉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应该自己去读,不断地、反复地朗读课文,这样才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读懂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字词,感悟文本表达出的情感……当自己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后,再参照别人的解读,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与文本的对话,不同的文本体裁,其切入点和重点也不相同。如诗歌强调意蕴,散文强调神韵,小说和故事则强调人物的形象等。
  例如,六年级教科书中的《螳螂捕蝉》一文,它是一则寓言历史故事。作者的意图是要通过“螳螂捕蝉”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反映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特征的时候,作者没有从正面去直接描写他们的特点和个性,而是以生动的人物语言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透过吴王“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一话语,我们可以看到吴王武断、骄横的一面;通过“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我们可以看到他谦逊和睿智的一面……这些文章的特色,小学生是不容易感悟得到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引导,通过我们的点拨,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从而感悟文章的特色。
  总之,准确、深入地解读课文,把握课文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文价值,“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课本”是教师进入有效课堂的第一步,只有我们老师自己深入解读教材,才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从而体会不同文章的特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5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