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做好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一定的航海类人才保证,这是航海类院校应该担当的时代使命。笔者从某校2013、2014级航海类学生就业情况出发,结合工作经验及对相关院校航海类学生就业工作的调查分析,论述了航海类学生就业现状及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良好认知、针对性强化职业能力、对就业困难给予精准帮扶等改善就业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海洋强国;航海类学生;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2-006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2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在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的背景。航海类专业招生困难,学生毕业后从事航海的比例低,这无形中浪费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影响国家航海类人才的储备,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由船员大国转向船员强国的进程。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这是航海类院校的时代使命。因此,笔者从某校2013、2014级航海类学生就业情况出发,结合工作经验及对相关院校航海类学生就业工作的调查分析,就当下关于做好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航海类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立志航海的学生比例降低
结合对某校不同年级航海类学生上船意愿的调查来看,学生在大一立志航海的比例接近60%,上船实习结束后比例降到了45%左右,大四就业时,难以超过40%。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在个人及家庭方面,现在学生大多接近00后,自己不愿意且父母不支持从事艰苦性、风险性工作;如在职业与行业方面,船员长期远离亲人和陆地、活动范围狭窄、工作单调,且航运业处于低迷期,海上的工资待遇与陆地上相比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如在社会、国家层面,船员职业在社会的宣传度和认可度低,国家给予该职业政策的倾斜度也不够明显,同时,享乐主义在社会上疯狂滋长一定程度误导了青年的价值观。
(二)考证通过率低
某校2013、2014级航海类学生大证考试初次、毕业前通过率分别在20%、50%左右,相比以前通过率明显下降。据调查,主要是学生考证的心态变了,大多数人抱着考过更好,考不过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心态无形中影响了考证学生的决心与信心;英语考试难度大,且学生英语基础差,导致部分学生补考了几次,英语还是未通过,不得不放弃大证;学校、社会对于大证备考工作给予学生的关心与人力、经费、物质资源投入不够。
(三)上船工作流失率高
通过对学生毕业动态的跟进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船员流失率高,有上船不到一两个航次就辞职的,毕业3 4年后仍从事船员工作的一个班不超过5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体质、吃苦意识、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对就业形势的判断、自我认知、对企业的认同等意识和能力差,大部分归咎于学生未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少数是受家庭、社会、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些学生流失后有考海事局等涉海公务员,考研究生,从事船舶、货物代理,应聘航运保险、船舶物料供给,或者完全跨行和创业。
(四)跨行就业缺乏竞争力
某校2013、2014级航海类专业就业对口率在60%左右,跨行占40%,通过对跨行学生找工作难易程度、工作城市、具体岗位等方面分析来看,学生只是就业了,其就业质量、发展空间很受限。因为航海类专业性强,考证课程课时多,且隔行如隔山。那些计划跨行就业的同学,如果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不突出或者在某个领域没有较高的造诣,那么他们很可能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三、改善措施
(一)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据统计,全国2018届毕业生有800多万,但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却不多,一般只有更高综合素质和水平的人群才能被录取。且现在大学在向综合性发展,受市场经济影响,相对热门的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上达数十万,这意味着跨行就业的学生很难有竞争力,而航海类专业据统计每年的毕业生不超过7000人,毕业后真正从事航海的不超过5000人,但要从事航海又受身心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等限制,所以航海类学生的就业形势不乐观。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才更有压力、动力与规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在半军事管理的升旗、晚点名等日常活动中,在课堂、讲座、学术报告,在考证培训、认知实习、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团学和党建活动、就业招聘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渗透就业的思想,帮助同学们理性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树立良好的自我、专业、职业认知
只有对自身、专业、职业有个良好的认知,学生才能明白大学要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学、怎么做,制定和修正大学规划,并合理运用时间及身边资源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笔者结合现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大航海类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力度,如在课时设置、挑选任课老师、专业团队建设以及课程衔接等方面下功夫。第二,加强学生上船认知实习的投入与管理,如在延长认识实习时间、实施半军事管理、强化党性与爱国教育、出台激励政策、实习成果总结与汇报等方面制定详细文件。第三,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如根据年级的不同每学期举办专业相关的、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的讲座和学术报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展览、竞赛、交流、会议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和参加学校或者社会上的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就业活动。
(三)分类指导,并针对性强化职业能力
根据学生的个人优势及职业倾向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并针对性强化其职业能力,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潜力,更快更好地找到工作。结合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大一想转专业的航海类同学,帮其分清转专业利弊、条件,从各个方面鼓励学生达到转专业的条件。第二,大二至毕业,如果学生立志航海,在严格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成立“宏光班”“英语加强班”等组织;如果立志考研、考公同学比较多,学校可以在大三、大四成立“考研”“考公班”,并组织一定的政策解读、报名、基础课程备考等活动;如果学生计划毕业后从事船代、货代、船舶保险、船舶物料供给、海上工程等航运相关的职业,建议学生大学多去选修、自学相关的课程,并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对于有意愿毕业后应征入伍、自主创业、报考三支一扶的学生,学校应加大对该类政策的解读,引导学生积极向相应的报考条件去努力;一些学生因有个人优势且毕业后计划跨行就业,建议该生辅修双学位,同时学校为其提供发挥优势的平台或者渠道。第三,积极营造想就业、敢就业、能就业的校园风气,需要学校统筹参与就业工作的人、事、物,做到资源共享、互帮互助。
(四)对就业困难學生做到精准帮扶
通过对航海类就业困难的学生调查后发现,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内心畏惧航海、体能未达标、英语运用能力差、就业方向模糊、缺乏就业竞争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尽早认识到问题及其严重性,并能够主动克服困难。其次,利用全校师生、校友、用人单位、社会的资源来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困难类型给予帮扶,如内心畏惧航海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多去海上、船厂、船上参观学习,加深现实体验,借助专业讲座、日常教学为其分析海难事故的背后,并为航海类学生开设《航海心理学》必须课及成立航海心里调研团队;对英语运用能力差的同学,需特别提醒学生,学好英语是自己的事情且是必须的事情,其次学校可成立英语强化班,邀请英语水平好的师生来给该类同学授课、补短板,并为其打造更多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平台;而对于缺乏就业竞争力的同学,第一,需让学生懂得,必须自己主动努力向岗位的条件靠拢,而不应让岗位去适应自身。第二,指导学生从专业、兴趣、性格、特长、经历、家庭、学校、社会、行业出发对自身进行一个彻底的剖析,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最想干什么,最适合做什么,什么渠道能获得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
四、总结
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升个人工作核心竞争力已经是人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那对于大学生,人工智能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对于航海类学生,在这个时代,又面临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海洋强国战略实施这个社会大环境,要很好地完成学业并找到理想的工作需认真思考,做好相应的规划,并积极努力。笔者从某校实际就业情况出发,结合工作经验及对相关院校航海类学生就业工作的调查分析,就当下关于做好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希望此成果能为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