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要充分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 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012-01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进步的阶梯。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之一。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要充分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针对这些客观因素采取改进措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1.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学生的上课时间较短,假期充足,所以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可见,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许多性格特点会反映在孩子身上。例如家长脾气暴躁、独断专行,会导致孩子性格倔强,逆反心理严重;家长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任性、自私。第二,现在的家庭,父母基本上都会出去工作,孩子会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照顾。由于上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与现今社会发展多有出入,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偏差。第三,当今社会,离婚率高达50%以上,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缺失父爱或者母爱,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的心理。第四,父母对于孩子期望过高,在上课之余还给孩子报了许多课外班来提高成绩,增加才艺,这些与学生心理和生理不符的课外辅导,会造成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的不和谐或者教育方式不得当都会导致学生心理產生偏差。
(2)学校因素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阵地。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缺乏耐心和信任,总是用苛责的语气与学生讲话,会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二,学校的管理理念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现阶段由于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也会将教学重心更多地投入在考试成绩上,周考、月考、期中考以及期末考,这一系列的考试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中接踵而至,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如果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对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培养,则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第三,同学关系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若同学关系不好,则会造成学生孤僻的性格。
(3)社会因素
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无法明辨是非,也难以抵挡外界的诱惑。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而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容易沉迷在某些事物上。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站、手机短信、社交平台、游戏和书籍等。以游戏为例,市面上的这些游戏大多是暴力题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游戏很容易让学生上瘾,从而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完全沉溺于游戏世界,对现实世界十分冷漠。
2.健全学生心理的策略
(1)从家庭出发,关爱学生
首先,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孩子是独立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友善地对待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也不应该一味的斥责,应当询问原因,了解孩子犯错的经过,倾听孩子心声,并且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弥补错误。当孩子表现良好时,也不要过分的表扬,应当激励孩子,让孩子有更好的表现;第二,家长对于孩子要有责任感。不管是工作原因还是夫妻关系原因,父母双方都应当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吃饭、娱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心理相关的游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心理,并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同时,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心理调查,通过科学技术引导家长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行业压力较大。教师不仅要满足学校的考核,还要对学生负责。在双重压力下,教师在授课时可能会焦虑、暴躁甚至是情绪失控。教师是学生的标杆,教师的心理出现问题,也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势在必行。
(3)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改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呼吁电视、广播、社交等媒体共同努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减少不良信息的流通,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学生的心理发展,直接影响到其今后性格、品质的养成。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需要呵护和精心照顾。所以,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若诗,李积鹏.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及教育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2):67-69
[2]高艳华,王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1995(4):4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0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