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少、课程难度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原因。相应的对策是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以及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关键词:学习倦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6-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69
所谓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1]。
近些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倦怠状况呈现加剧的趋势。学习倦怠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学生普遍存在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打瞌睡、玩智能手机等现象,真正能够集中精力听讲,并跟得上教师思路的学生不足五成。
许多人将这种状况归咎于学生素质降低,缺乏自我约束力,缺乏上进心、主动性等原因。或者归咎于教师的授课不够精彩,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致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还有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方面的原因,还有家庭与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因此只有正确全面地分析导致学习倦怠的原因,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导致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模式的影响
当前在许多高校中仍然采用侧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2]。
体现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会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上,示例也往往作为知识点的验证和巩固。
这必然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导致课堂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这些知识究竟有什么用途呢。
体现在课后作业、实验教学方面,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巩固的“小作业”和验证性实验,而很少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大作业”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理解,降低了作业与实验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不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二)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少
在许多高校的大多数专业,每学期开课门数往往多达七八门;每周课堂授课时数多达30学时。学生变成了听课的机器,长时间处于被灌输知识的状态。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自主支配时间,没有精力进行深入自主的思考[3]。进而导致感官疲劳,学习倦怠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课程难度的影响
课程的难度对于学生产生学习倦怠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课程难度较低,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学看懂,教师授课时也未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深化,导致学生感觉内容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兴趣。
有的课程难度较高,逻辑性强,前后内容关联紧密,学生必须集中精力才能跟得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学生一旦有听不懂之处,必然影响后继内容的理解,进而导致疑问积累越来越多,必然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1.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课程的内容相对较少,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将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学生则养成了过度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规划好,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任何疑难问题,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4]。这种做法实际上弱化了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决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入大学之后,面对更高的知识密度,部分学生会因为缺乏自我規划而抓不住要点,感觉茫然无所适从,必然导致学习效益下降、缺乏成就感,进而导致学习倦怠。
2.缺乏自我约束力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支配权,而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行使这种支配权。有的沉迷于电子游戏,有的热衷于社团活动,将业余爱好当做主业,将学业当做副业。如此必然导致学业方面投入精力不足,学习成效下降,进而影响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倦怠。
3.专业认同度低
部分学生对于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认同感[5]。有的学生是在录取时调剂到目前的专业的,由于不是自主选择的专业,因此在心理上具有较低的认同感。有的学生虽然是自愿选择了目前的专业,但是随着对所学专业的进一步了解,才逐渐发现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因而对专业具有一定的排斥感。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
4.对于未来发展的困惑
部分学生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具有深深的困惑感。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个人专业发展的困惑;来自于就业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在明确了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之后,就不难有针对性地找出应对的措施。
(一)改变现有教学模式
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不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要目标,而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办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度,增加师生互动讨论,强化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和实验教学方面,降低用于巩固知识点的小作业和验证性实验的比重,相应提高紧密结合现实问题的项目式大作业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以此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
造成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开课门数过多,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往往能够理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但对于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缺乏整体的把握,也谈不上运用知识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升华。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减少每学期的课程门数和周课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使学生能够对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深度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取得成果,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倦怠的产生。
(三)针对不同课程难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为了应对课程难度导致的学习倦怠,应该针对不同的课程难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难度偏低的课程,一方面教师应当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压缩课程学时,甚至与其他相近课程整合。
对于难度偏高的课程,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对策解决。适度降低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而较高难度的内容则主要采用在线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针对课程教学难点录制微课视频,并发布到在线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课后学习使用。在线教学的优势是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程,并针对难点反复观看微课视频。
(四)针对学生自身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于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应当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
1.应当对大学新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比较大学教学方式与中学的不同。培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遇到疑难问题时,要更多地通过自行查阅资料、自主思考解决,改变过度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
2.对于沉迷于娱乐或热衷于社团活动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輔导,要使他们明白学业才是学生的立足之本,不能因为业余爱好而影响学业的发展。
3.在实行按照专业优先填报高考志愿之后,由于调剂录取而导致的缺乏专业认同感的问题,可以基本上得到解决。而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专业认同感低的学生,应当允许更多的学生转换专业。要从尊重学生选择权与发展权的角度出发,对于能够证实确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应当允许他们转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4.对于对未来感觉困惑的学生,要增加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交流,并加强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随着个人能力的发展,学生将会发现更多新机遇。因此只有抓住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努力充实发展自己,才能从容地应对明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2):54.
[2]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7.
[3]吴建红,陈红香,晏赛君.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8.
[4]黄文利.大学生学习倦怠探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01.
[5]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巨同升(1965— ),男,汉族,山东临朐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法设计、编程语言。
朱艳(1981.3— ),女,汉族,山东临朐人,中学二级,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育心理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3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