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园师生玩运动促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运动习惯养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个人身体的活动量。本文以本校目前推广的师生活动为依据,运用本校现有运动场地及场馆,让教职员工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规划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从玩运动出发,逐渐培养爱运动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师生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6-014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37
   通过增加运动,培养师生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我们跨域合作,共同行动。学校也需多举办健康饮食讲座、运动会等活动。教育部也提到在学校体育方面可以活络校园体育,增进学生活力,在全民运动方面可以运动健身,快乐人生,在运动设施方面营造优质、友善的运动环境。
   一、推广动健康,展现教师健康生活
   在成人运动部分,规律运动习惯的养成,是直接影响生理、心理和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因为工作形态的改变,为了兼顾工作与家庭,成人身体活动量已经大量降低,也提升了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可能降低了认知功能导致心理的不安。平凉市政府近年来已经在各县区逐年建设全民运动中心并开始营运。除了全民运动中心以外,各校也开放操场等运动场所,为民众提供就近的运动空间。
   一般人常将“没有时间、没有体力、没有动机”作为不运动的口头禅或借口,学校通过安排以上活动,让教师可以直接体验学校的设施,经由教练的协助,嘗试一些新的运动方式,从而提升教师的运动兴趣,进而养成运动的习惯,让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培养动健康。
   二、规划多元活动,发展学生玩运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占总课时10-11%的比例,1-2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课时,3-6年级体育课和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相当于每周3课时。各地在制订体育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明确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周课时要求,确保开足体育课。而各个学校也通过晨间活动、课间活动、空白课程及课后社团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除了培养学生运动知能、激发学生运动的动机及兴趣之外,逐渐培养他们每天规律运动的习惯,以强化学生个体适能。
   我们对于学生的运动规划,充分运用本校的体育馆、球场及操场等不同场地规划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可以从“玩运动”出发。教务处在每周三、四的第二节下课时间,举办的“活力小子”挑战赛,包含呼啦圈、跳绳等活动。每位学生在开学时会拿到一张挑战卡,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参与呼啦圈挑战活动,中高年级则是跳绳挑战活动,为了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即使中间停下或中断,只要持续达到规定的时间,就可以在挑战卡上盖一个图章,在学期结束时会结算学生的挑战卡,并发给奖品,这一活动使学生对运动逐渐产生兴趣,也慢慢养成运动习惯。
   学校这两年配合市政府的全民体育日推出路跑活动,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在操场集合做完热身操,在校长、家长会长及各班教师的带领下,共同跑步绕学校一周回到操场,除了参与的人员以外,其他教职员工也担任路口的安全指挥,大家共同完成这场盛大的路跑活动。部分学生因为平常较少运动,跑完后虽然气喘吁吁,却都能全程参与。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广零时体育,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彩的体育活动,各年级也安排不同的竞赛。比如,低年级的体育竞赛、中高年级的球类竞技、高年级的小铁人活动及西瓜杯夏日师生竞跑活动等。同时体育课程配合新北市运动乐活月,也参加乐乐足球比赛、跳绳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体育技巧也可以在校外的场合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竞技、一起运动。
   虽然本校体育馆从建馆以来就设有篮球馆,但是学校在平时的体育课程安排上,除教陆上其他体育课程外,也安排小学篮球教学,多年来学校安排在上学期举办运动会,下学期办理篮球竞技,让学生可以发挥体育课程学习的各项运动技巧及团队合作,学生篮球检测合格率也在90%以上,这也展现出本校与众不同的篮球教学及学生优异的能力。学校在课余时段也积极开设多元的运动性社团活动,例如,羽球社、桌球社、篮球社、足球社、跆拳道、排球队、游泳队及直排轮等活动,在寒暑假期间,还开设游泳训练班、排球训练班等多样化的运动课程,这些活动除了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并给他们提供了多方面展示才能的机会。
   学校多年来推动的零时体育、健康操、活力小子、学年体育竞技、课后运动社团及陆上、水中体育技能等活动,除了可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外,还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课业之外,可以通过运动增强体适能,成为一位文武兼备的小学好学生。
  三、结语
  通过“动健康,玩运动”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地规划适合教职员工及学生各种类型的活动,让大家可以在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和三五好友共同参与,进而培养运动习惯,提升个人体适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J].新校园:中旬刊,2014(4).
  [2]孙红霞,殷学锋.健康校园体系下服务性学习与社会正义的关联性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4).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吴志华(1978.4— ),男,汉族,甘肃静宁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3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