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青岛,有一个故事叫赶大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腊月的大集,在许多老青岛眼里,是冬日里的暖阳,是童年里的美好记忆,更是成长中的不可或缺。进了腊月门,—个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大集开始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是植根于青岛人心中的“最纯民俗风”。
  正月里的大集,不似腊月大集的热闹拥挤,但却别有—番风味,蔬菜水果、肉类水产也是—应俱全,只要你找对了地方,不但“年味”不减,偶尔还会有惊喜。
  对青岛人而言,赶大集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很久前。有人说,大集好似一个社会,里面藏着多元的经济信号,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味道。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过去,集市是人们互通有无,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经济日益发达的现在,密集的超市和便利店取代大集供给人们需要的东西,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那充满着吆喝声、洋溢着快乐的大集文化永远都是无法替代的。
  最地道的青岛味儿
  青岛李村大集,在1872年的《即墨县志》中,就有记载。其后100多年,时代在不断变幻,生活更以令人惊异的方式演进,但每逢农历二、七,这个在李村河的河床上一字排开的庞大集市,却始终商摊密布、人潮汹涌。
  时间并不总是带来改变。它更神奇的力量,是让一些东西留存,积淀为传统。当然,售卖的东西早已不同,曾经负载的复杂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剥落。但人们可以确信,正是因为这些传统的延续,这座城市才会这样丰富、这样生动。
  舌尖上的上马大集
  虾虎、蛤蜊、海蛎子、鱿鱼、蛏子、老板鱼……如果你是海鲜发烧友,来到这里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如果你喜欢热闹,爱好传统民俗文化,那么10万人同赶一集的景象绝对让你不虚此行。这里就是始于清康熙年间、有着300多年悠久历史的青岛市城阳区上马大集。海鲜满市的上马大集对上马人来说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难以割舍的大集情结。
  上马集古时称马戈庄集,当时集市规模较小,大都是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小商小贩在农历的三、八之日变走街串巷为到集结定点交易。于是逢农历三、八便形成了马戈庄集市,据《即墨县志》记载,在光绪年间,马戈庄集市已具规模,民国时期规模更大。集市贸易原来只有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后来又增添了粮米油盐、各种蔬菜瓜果,还增添了耙耢驴具和大牲口市场。
  1988年,迫于现有场地已满足不了日趋扩大的集市,集市由原村街迁至村东南方的开阔地带。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市场贸易日益繁荣兴旺,1995年,集市北侧马戈庄海鲜批发市场形成;1999年,集市北侧旧货交易市场建成;2005年,集市东北侧商贸城建成;2009年,集市东南侧以海鲜集散为主要特色的上马农贸市场和海鲜餐饮为主的上马胶州湾特色小海鲜美食港建成。这些不同商业体的建成,与上马大集交相呼应、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大大丰富和完善了集市贸易的内容,使这300多年的古老集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上马大集已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飘万里的麻湾大集
  零下10°C的低温,迎风走着面如“刀割”;滚滚车流中不断发出嘈杂的声音,掀起的扬尘让人口鼻发麻;崎岖不平的小路让年迈的老人越加步履蹒跚……可在红火的大集面前谁在乎这些呢?从集市响起第一声吆喝的那刻起,整个集市就会如往常一样呈现出热闹红火的景象,这里就是青岛胶州市胶东镇麻湾大集。红烛和黄香是它的标志,火爆的人气让大集久经考验仍屹立不倒。
  麻湾大集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已经困扰了胶东街道的工作人员许多年,每个大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可麻湾大集到底存在了多少年,似乎寻遍整个街道也无人能够说出,更没有文字性的记载,只能从老人们的记忆中了解。
  麻湾大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因为当时胶州当地的人不是很多,而且住的非常分散,在没有麻湾大集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几乎是自给自足,或是当村人之间互通有无,之后一些麻湾村的村民推着小推车或者是挑着货郎担到胶东镇各个村沿街叫卖,这也是整个胶东镇最早的一批买卖人。在这些小商贩的努力下,后来人们都习惯性地把麻湾村当做胶东镇的一个商品较为集中的地方,久而久之,麻湾村就成了胶东镇一个小有名气的小市场,有了固定的摊位和固定的消费群,这就是麻湾大集最早的雏形。
  但从1990年开始,大集的规模几乎是每年蹦一个高,到现在整个大集的长度超过千米,销售的商品超过百种,成为胶东镇最大的集市,同时也是整个胶州地区最大的集市之一。整个大集的摊位均呈环形布局,形成一个巨大的“商圈”,鱼市、肉市、菜市、布市、花鸟市、牲畜市……绵延千余米的麻湾大集分为20多个门市,各类货物应有尽有。
  500岁的辛安大集
  作为青岛西海岸最古老、最大的集市,辛安大集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近百年来,辛安大集经历了多次搬迁,规模不断增加。
  据辛安忠孝寺内石碑载。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赵宏等人倡导于古历三月初五在辛安起集,集日逢五排十,遇小月顺延一天(遇小月为初一,除夕遇29日不顺延)。每年农历三月初五和腊月初五为山集。经历500多年风雨的辛安大集始终兴盛不衰。2001年春开始,辛安大集除逢五排十为大集日外,又加逢三排八为小集日。虽然现在辛安街道的商场、超市很多,但周边老百姓还是习惯农历逢五、逢十赶赶辛安大集。从针头线脑、面人糖瓜、红白喜事用品到蒜臼子、面板、香炉等都能买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辛安大集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地址的多次变迁,但不论如何变迁,热度却始终未减。据辛安村的老人们回忆,在近百年中,大集从村北搬到村内,从村内搬到南河滩,后又从南河滩迁到村内,2012年9月辛安大集正式落户黄河路批发市场。
  400年的即墨王村大集
  “王村大集”,是青岛即墨东部历史最为悠久的集市之一,自古就有“通工商业,便渔盐之利”之說。远古时代,当地居民就有将各自生产的农副产品和海产品等聚此交易之习,积习成市,逐渐成为“岛里”最大的集市,延续为农历“三、八”时“商贾云集,货物相易”,吸引了即墨、海阳、莱阳等外地商贩前来贸易,市场得到迅速繁荣,规模越来越大。至明万历年间“王村大集”为即墨县十三乡集之一。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已开建比较上层次的“吉兴”“福盛店”“天合昌”等老字号名号店铺40多家,并具有自己的通用货币,十分罕见。   如今王村大集依然繁荣,已成为繁荣当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商业平台。
  年味浓郁的沙子口大集
  提到青岛市崂山区的沙子口,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海货。沙子口大集的海产品可以说是最齐全的,由于周边渔民多,因此大集上卖的干鲜海产品品质比较有保障,大都是渔民们自己加工而成的。从规模来看,沙子口大集仅次于李村大集,是青岛市的第二大集市。
  农历逢五逢十,这场乡村大集都会在沙子口上演。实惠扫货,买点和超市里不一样的东西,这里有足够的理由让你忘却路途远近。热乎乎的煮玉米、刚出锅的猪头肉、糖炒栗子、盐烤核桃、自制辣椒酱、土蜂蜜、海水豆腐、活鱼活鸡活海参……应有盡有。
  闻名遐迩的泊里大集
  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惟一入选市级“非遗”的农贸大集,泊里大集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由于配套设施落后等多种原因,原先的泊里大集场地已无法满足老百姓经营购物需求。2016年,泊里大集正式搬迁新址并开门纳客。搬迁后新址位于泊里镇泊董路以西,泊里河南村南侧区域,占地10余公顷,比之前大了一倍,大集时间未变,依旧是逢农历四、九赶大集。
  搬迁到新址的泊里大集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叫卖声、砍价声此起彼伏,各种声音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大集协奏曲。整个大集被细分为服装市、杂货市、食品市、肉市、蔬菜市、海鲜市、干货市、五金市、农具市等20多个专门的区域。虽然这里售卖的货物不如超市内精美,但物美价廉的数百种商品让附近的村民并不羡慕城里的大超市。
  泊里大集是泊里镇最具特色的“文脉”,也是泊里人精神上的“根与魂”。现代生活中,泊里大集作为一个民俗市场和文化符号更加闻名遐迩,赶泊里大集已不单纯是老百姓买卖商品的方式,更是对历史传承的回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的“泊里大集”拥有交易摊位3000个,不仅能满足未来市场发展需求,而且能快速有效地带动镇区南部开发。近年来随着董家口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泊里镇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泊里大集的区域影响力也逐步上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最大规模的综合性集市,年交易额突破1亿兀。
  据了解,“泊里大集”作为青岛市目前尚存的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集市之一,从清朝乾隆年间设立“泊儿集”(又称“泊里集”)开始,历经4次迁址,成为连结苏、鲁、皖、豫等省份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民俗特色。2012年,“泊里大集”入选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5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