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面对国际化的趋势,教育系统需要认真处理与迎接国际化带来的挑战。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必须充分消化与吸收国际化发展内涵,抓住国际化机遇,把握住国家政策提供的便利。国内职业院校制定的国际化发展计划应做到有的放矢,迎合国际化需求与多元化需要,重视国外资源的引进,培养能力出众、素质突出的国际化高质量人才。
  [关    鍵   词]  职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150-02
   自步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仪式。与之对应的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育系统不再受限于空间、时间的限制,带给教育系统一轮新的发展挑战。职业教育需要了解国际化发展前景,将开放性作为基础原则,培育具备国际化素质、拥有国际化能力的出众人才,这将成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走向。当然对于国际化教育的定义,目前实际上所用的更多的是奈特的言论,也就是实现国家、教育层面的跨文化、跨国家的全球化教育。教学功能、目的渐渐变成了一个过程。
   一、国内职业教育国际化情况
   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人们渐渐意识到必须予以教育工作更多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凸显教育国际化地位。因教育本身就有着国际化属性,所以职业教育需要重视国际化理念的学习,借助成功的国际化合作项目拓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视野。优秀的职业教育理念、方法、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国内人才培养质量。不过以当前的形势来看,国内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诸如缺少系统规划、被动国际化、为国际化而国际化、思路不清晰、项目昙花一现之类的情况非常普遍。其意味着国内职业教育国际化实际上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原因
   (一)符合国家发展要求
   提高教育开放性实际上体现的是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我们必须明确教育发展目标,也就是全面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人才整体水平,步入人才强国之列。人才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整合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1]。人才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结合经济社会、职业教育需求,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技能人才,为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提供智力、动力、技术层面的支持。
   (二)顺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
   区域环境对于经济文化、人才需求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不同地区对于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完全不同的。举例来说:我国东北地区以制造业为基础,因此东北地区人才培养重点需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制造业人才;南方地区则重视商业人才的培训,因此需要将人才培养重心放在具有国际化商业头脑人才培养方面。积极使用外资力量,用开放性国际化战略优化外贸结构,坚持落实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经济、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必要途径
   为了使国际教育能够推进教育改革,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其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扩大教育开放性。目前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增长均体现出了持续性特征[2]。这对高素质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众多要求。与此同时,国内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职业教育从大生产环节过渡到了特色化发展阶段。在骨干校与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迎来了心理疲劳期,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如何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了富有话题性的问题。因为缺少成功、成熟的模板去借鉴,让职业教育陷入了瓶颈。对此我们必须打开大门,明确学习定位、学习对象[3]。将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于国际水平,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够努力追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四)契合优胜劣汰的选择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职业教育便成了富有开放性特征与服务型特征的领域。国内职业教育和国外职业教育的最大区别便是服务产品,国内职业教育服务产品不具备优势,故在竞争中时常出现竞争不过的问题。在国内高校国际化交流越发频繁的今天,国内职业教育还面临着来自民办高校、公办本科的竞争。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了生源市场抢占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是否能够拔得头筹,抢占先机,需要做好人才的竞争准备工作。
   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一)把握机遇主动挑战
   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必须坚持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多层次、宽领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4]。其体现的正是我国教育系统对国际化教育的追求与要求。在国内教育系统不断增加投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指标的过程中。留学生标准也获得了相应调整。国际市场对能力出众的人才有着旺盛的要求,几乎全世界都十分欠缺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需要将重心放在教育系统之中。国际化教育是发达国家对外建设、对外发展的基本举措。近些年我国也在尝试性地从人力大国转型为人力强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国民出国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当前国外很多机构与院校都希望能够和国内的各大高校进行合作,当然这些合作的出发点实际上就是利益。所以我们要杜绝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想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职业教育需要扩大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深化改革与合作需求,开发相应项目,控制与减少合作所遇到的风险。    (二)明确定位与国际接轨
   办学时职业教育院校需要参照国际教育标准,明确自身定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学制发展、教育制度背景,因此在教育分类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某些角度来说,美国社区院校实际上和国内高职院校有着同样的模型,不过两者在功能上却完全不同。社区院校集合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高职教育、普通大學的功能,其定位在于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国内职业教育则为专科教育,面向的是技术性能力培养。找准对接点、契合点才是当前国内职业教育走向国际的重要因素。国内职业教育与国际之间的差距更多的是体现在没有国际公认质量标准,没有建立与完善高水平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所以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需要主动学习国际经验,从中找出适合国内教育系统发展的国际化职业认证标准以及与国际可以对接的技能教育标准,打造可以体现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体系,其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水平,帮助职业教育毕业生获得更多就业能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三)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精细化道路
   首先,必须明确社会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将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标准、国际化理念,渗透与运用于国际化发展目标,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中。
   其次,重视国际教育资源的引进,当然需强调的是这里并不是说国际资源就等于优质资源。很多国际资源实际比不上国内教育资源质量。这里所说的资源引进指的是优质资源,建立可共分享、可供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最后,充分利用合作机会,尤其是跨国企业。结合跨国企业所提供的国际通用人才标准资料,引进培训体系,掌握国际规则,培育国际化水准的高端人才。
   (四)重视上层设计与重心转移
   职业教育国际化并非个别力量就能够实现,国际化合作实际上需要成熟的组织、成熟的合作关系才能够进行。职业教育领导者需要具备国际化思维、发展性理念。职业教育需要在校级领导的组织下确定国际化战略、使命与愿景。我们需要将国际化看作是一个项目、一件事情、一个战略、一种理念。面对不同的条件与情况,国际化教育所带来的结果与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各院校的国际化执行力、意识都是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动力。国际化发展中,领导需要主动、自觉地学习先进教育方法、理论、手段与技术,打开国际视野。职业教育需要将国际化发展作为考评目标,将其整合为合作主体,下移重心,在主动出击中寻求合作条件、合作机会。
   (五)适度发展
   职业教育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被动、非系统、间断性行为,其所能获得的利益实际上并不多。组织机构层面更多的会将国际事务挂靠在办公室、教务等部门,这些部门有着各自独立的业务,没有国际化发展的经历与意愿。所以职业教育国际化之路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并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负责国际事务的操作。此外职业教育需要树立市场意识,明白职业教育的作用,逐步形成盈利意识与竞争意识,明白教育资源的价值,以主动、自信的姿态闯入市场,参与人才竞争环节。当然职业教育国际化也要适度进行,明白自己的需求,合理选择合作项目与合作对象,而不是参加有求必应的交流与合作。职业教育需要筹办精品项目,采取先局部后整体的模式带动全局建设。
   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来说,走国际化路线的意义非常重大,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为了成为世界教育强国,我们不仅要扎实自身的基本功素质,同时也要主动出击学习与掌握国际化规定,实现与国际化职业教育接轨。职业教育需要大胆探索,在不断尝试中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玉萍.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73-75.
   [2]梁珺淇,石伟平.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8(6):1-7.
   [3]肖凤翔,殷航.职业教育国际化信息不对称治理的现实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02-108.
   [4]吕婧.“一带一路”倡议中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及路径[J].高教学刊,2018(21):191-193.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