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国际化发展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形势与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根本上说是目前高校各专业,尤其是应用型专业的相关知识与信息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作为高校核心的教师了解、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而这其中高校青年教师又是国际化的主力。本文通过对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国际化的相关理论以及部分高校国际化的案例来分析青年教师在国际化大潮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高等学校 青年教师 国际化 调查
【课题】课题名称: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国际化的障碍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HE4032。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02-02
前言
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特别自新世纪以来,高校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已经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特别是应用型专业,从产学研的各個层面都有深度交流。
1.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史
1895年地处天津的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就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先河。
辛亥革命后,大量西方先进思想被系统的研究整理、许多久负盛名的西方学者被邀请到中国进行讲学,这时西方思想在中国迅速的传播开来,杜威、孟禄、推士麦尔等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纷纷来华讲学,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学术交流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意识形态问题的影响,西方国家对刚刚起步的新中国进行全面封锁,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国走上了师从苏联的道路,高等教育也全面学习引进苏联的教育模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经历了多年的封闭与停滞后,开启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的成果之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我国也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国人名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道路奠定了理论与政策基础。
2.高校教师的国际化
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而高校教师则是学校教育实施的主体。实践证明,当今世界高水平的大学其师资往往也是高度国际化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关于“引进国外智力,加速四化建设”战略方针指引下,引进外国智力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除了积极引进国际师资外,还通过积极吸引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才回国,或者选派中青年优秀教师出国深造等方式来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作为已经在高校就职的年轻教师就应该积极借助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提高自己。比如努力争取出国考察的机会、努力争取在中外合作项目中工作学习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国际提高自己。
3.部分地区高校国际化现状
3.1 北京地区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四大直辖市之一,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使得北京地区的高校国际化走在全国的前列。北京地区在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人才引进、海外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引进方面。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高校人才引进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也卓有成效。北京不断加大对市属高校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各大高校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使得北京市属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外在海外培养方面的主要渠道就是公派教师留学出国。让教师出国进修,使得教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国际化的、一流的教学水平。近年来,北京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的工作已经桌游成效。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北京市高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流程以及规章制度。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呈现出活跃的局面。
中外合作办学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合作办学的机构、项目共712个,其中北京市108个,北京市高校合作办学可谓蓬勃发展。北京市高校运用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搭建出国际化的培养平台和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知识能力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3.2云南地区
随着公家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云南省从内陆边疆省份转变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云南省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动力,加大了与外国的合作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
2016年7月8日,云南省政府联合颁发文件《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等院校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云发[2006]11号),为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知道思想、原则和目标。“走出去”战略对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动力、方向、资金等方面均得益于这一政策。
云南省高校师资团队国际化采取了海内外引进、全球招聘、派出进修、派教师赴国外教学等方式。2009年4月,云南组织开展了“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探索人才引进的新模式。2009年6月17日,云南省长秦光荣宣布,将用5-10年时间,引进1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在同期云南省梳理了98个事业单位的1006个岗位,面向海内外开启了全球招聘计划。
3.3具体国际化案例的启示
具体案例以笔者所在单位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的国际化项目为例。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是南开大学与地方政府合办的高等教育独立学院。学院成立于2004年,下设10个系40多个专业,在校学生接近一万名。 2010年滨海学院艺术系建立了国内首个色彩设计本科专业。该专业建立在南开大学与日本色彩设计研究院(简称NCD,以下简称NCD)多年合作的基础之上。色彩专业的教学中NCD每学期派专家来华授课两次。相当于两门课程,每门课程由中日教师一起组织教学。日方专家在华期间负责课程理论授课,随后由中方教师完成课程实践部分。课程作业及其他的交流中日教师以邮件等网络形式进行。经过几年的课程运作,已经完成色彩专业本科所有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在教学期间,除了色彩专业本科学生之外,还组织视觉传达、环境设计等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艺术系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获益匪浅,并且在社会上取得良好影响。
从青年教师的角度出发,此次中日合作办学是难得的提升教师自身国际化水平的机会。提高在前期准备阶段、合作办学过程中以及相关的延展方面都有具体体现。
a.前期准备阶段
在项目立项过程中,青年教师参与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是一个专业的骨架,在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日本先进的色彩教学体系中对于色彩心理、配色等内容非常重视。并且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也收到了相应的效果。通过对教学计划、课程的全面参与,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是全方面的,对色彩专业本身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后续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奠定作用。
另外在具体细节的准备过程中,中方接收了大量的日方资料,这些资料都需要中方青年教师来归纳整理。这就给了青年教师接触世界先进理论一手资料的机会。这些珍贵的资料,难得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在整理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进一步理解学习日方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的方法,这些对中方专业的建设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当然青年教师也是获益良多。
最后是语言方面的提高,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能顺利的看懂日方资料,中方青年教师只能自学日文专业词汇。这形成了良好的良性循環,语言促进专业的提高,反过来专业也促进了语言的提高。
b.合作办学过程中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虽然日方专家是主讲人,但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准备、组织与管理都是由中方教师完成的。因此中方青年教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通过合作办学发现在日方的先进体系中,教学材料比中方先进很多,比如专有的色卡、配色表格、配套练习册等等。青年教师从中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另外日方专家的教学有青年教师全程陪同。学生上课学习专业色彩知识,青年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方法、材料的应用、如何与学生互动等等。这其中日方专家利用色卡与色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中方教师印象最为深刻。在以往的色彩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让学生体会着颇为感性的色彩关系。中方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挂图与讲授的形式,学生只能通过看与记来理解。学生理解困难自然掌握的也慢。通过学习日方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此困难迎刃而解。在合作一年以后,日方专家降低了来华的密度。一些基础课程已经可以由中方青年教师自主完成了。这就是青年教师在这种国际合作中提高自身能力的最直接体现。
除了教学,在日常的接触中青年教师们也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向日方专家请教专业问题。这样几年下来,青年教师们在专业上的提高更加迅速。滨海学院艺术系还在此基础上将合作横向发展,不仅仅是色彩设计专业,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参与进来,包括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雕塑、广告学等5个专业30余名青年教师从中受益。以色彩为起点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专业建设。
c.依托合作办学的相关延展
在合作过程中,除了教学本身,滨海学院艺术系还积极发展与之相关的各种科研活动。首先是与日方合作翻译出版有关专业书籍,目前正在翻译接近完成的有两部著作。预计在2019年出版。其次艺术系以此次合作为基础,逐渐在全系内部推广色彩设计相关课程,将色彩打造成滨海学院艺术系的特色课程。最后青年教师以此次合作的成果为基础积极申报课题进行科研,目前已经申报省部级可以一项,发表相关论文数篇。这些都是由此次国际合作产生的直接影响,青年教师也在此次合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同时也推进专业的发展与建设。
4.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必须以时代为先,加强自身的国际化水平。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国际化,一是多关注专业内的国际动态,将自身的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论坛、比赛等等。另一方面借助国家、地方及学校提供的平台与国际合作机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充分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从而提高国内高校教师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林杰.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韩越,杨俊生,涂进.区域性、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9
[3]王沥涓,赵洋,路阳.“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
[4]鞠春彦.首都高校引进人才状况研究——基于北京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的对比调查[J].北京社会科学.2007.6
[5]蒋笃运.知识经济与未来教育[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6]王爱国.高等教育法规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7]罗云,刘献君.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
[8]任丽明,李雁玲.北京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对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