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适应性是学生岗位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关键内容。在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现阶段,高职教育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在政府与企业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就业导向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基于此,主要对高职院校中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综合实际状况探究提升就业导向适应性的方式与手段,仅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就业导向;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272-02
   高职教育的目标鲜明,为社会培养可以胜任岗位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在教学实践中,职业教育在整体上来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强化技能教育与生产教育。高职院校要分析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要明确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手段,在就业的基础之上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才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学生的毕业数量在逐渐递增,整体上说就业形式较为严峻。而在此种环境中,如果高职院校没有明确自身的定位,缺乏职业教育,没有重视学生适应性的教育,就会降低学生的就业几率,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对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要重视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要实现大众化、市场化建设,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吻合的现代就业观念,要主动就业、创新岗位,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是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率以及社会院校形象的主要因素,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要基于实际状况,综合就业需求合理地探究教学模式,重视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的就业问题深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高低逐渐成为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高职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想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就要在高职院校、企业以及政府、学生四个方面开展,要综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转变传统的观念,践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等,通过科学的方式强化管理,才可以真正地增强高职教育就业导向模式中学生的适应性。
   二、精准定位就业能力是提升就业导向适应性的基石
   就业能力是基于职业岗位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的教育,高职要综合职业范围,确定岗位,分析就业需要,基于岗位需求为基础强化目标组织教育,进而达到满足社会以及产业需求对培养对象的基本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是指学生的操作技能,还是其他综合性知识、技能以及经验、态度等素质的综合,是指学生在对应职业领域中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对职业岗位的一种适应性,使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高职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要求。基于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要求,重视人才培养与发展。高职院校要想持续发展,就要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通過具有弹性作用的教育制度强化管理,提升高职教育素养。就业能力不仅是指学生的操作技能,更是职业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态度的有效集合,不仅是一种职业岗位的能力,也是在这个行业中的专业能力,学生具有完整的就业能力,就要具有专业能力、学习方法以及社会能力三个要素共同构成。对专业的能力,在不同的专业中均有不同的差异,但是其核心就是方法以及社会能力,这是学生提升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高职学生要具有强大的学习、信息、人际协调、写作、抗风险、外语以及表达能力,要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只有具备了综合性的能力,才可以增强自身的就业弹性与适应性。
   在就业中出现职业转变与变故的时候,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获得全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在发展与变革中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素质能力,增强自身的选择能力。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塑造优良的品格,强化人文素养的教育与培养,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三、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分析
   (一)完善高职院校订单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高校要基于市场为基础导向,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探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对此,高职院校要综合自身的实际特征优势,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系统,重视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拓展专业范围,尝试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放式的人才教育模式强化教育监督。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可以学以致用。而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要综合实际状况探究合理的教学模式,综合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适应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一种基于人才市场为需求,在用人单位的支持下,综合职业需求,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基于订单要求,完善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要综合“订单”为主要内容,了解企业与社会的需求,明确发展趋势,综合产业的发展前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与企业吻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教育。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中要始终具有“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在此种观念的支持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对此,高职院校要综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企业认证研究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方向,制定合适的专业内容,综合实际状况与企业及时沟通、系统跟踪,积极主动地反馈信息,调整完善现有的订单培养模式,强化系统教育。
   2.重视职业考评,强化职业技能鉴定
   在企业发展中,逐渐呈现规范化、现代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此种背景之下,高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基于企业的需求进行规范化教育,保障教学内容符合职业技能的要求,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奠定基础。
   3.重视实践实习,践行实训制度
   学生在校期间,要重视实践教学,了解与专业对口的行业状况,分析生产环境,了解企业文化等信息内容,进而为学生今后融入企业奠定基础。在学校的规范与引导之下将理论与实际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在根本上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是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社会实践也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学生岗位能力的有效方式。对此,高职院校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效融合,通过教学实践、实验分析、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环境,用课余时间强化学习,重视职业教育,通过岗位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劳动能力,提升执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4.强化职业教育,增强就业适应性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强化心理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教育,增强学生的内在修养,通过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品德、知识与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公民、国家、角色以及竞争、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自信心,提升学生的上进心,通过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发展需求相适应,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二)拓展企业范围是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的渠道
   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学生就业适应性提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势必就会有效降低,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通过订单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式,这也是企业在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对此,企业要积极主动地与高职院校合作,构建实践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与有效化,进而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机会。
   (三)明确政府责任是提升学生就业适应性的关键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目的有效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在学生就业压力不断提升的现阶段,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重视学生的就业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提升学生的就业发展能力,构建良好的就业开发平台。在实践中要明确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凸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对职业领域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政府部门要与劳动市场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构建完善的职业标准系统,规范完善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强化职业培训质量,投入充分的资金,通过合理的正常手段激励社会各界,在不同形式、层次以及渠道中构建学生就业开发系统,为学生的就业、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部门要凸显指导、监督以及调控作用,充分协调好学生、高校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现有的就业政策与手段,为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保障。
   四、结语
   高职教育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就业教育,基于就业为导向强化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方式。为了解决在就业导向中存在的适应性问题,要综合实际状况,分析就业竞争力与人才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高校、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学生自身等不同的角度,探究有效的模式与手段,精准掌握就业能力的基础,构建一个具有专业性的高职教学模式,进而在根本上提升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适应性,为学生的成长、工作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多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J].校园英语,2017(48).
   [2]高瑛.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2017(10):85.
   [3]段如娴.就业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4):232-233.
   [4]李秀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