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并使幼儿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也是新时代主体教学理念下生成的新的教学方法。如能结合教学内容恰当使用,发挥其独特的教学优势,便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语言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1.情境教学法允许更多幼儿参与
就幼儿本身的年龄和认识特点来看,活泼好动、缺乏自律性是其在本阶段的主要性格特点。因此,幼儿教育需要比义务教育阶段创设更多的活动和参与条件,让幼儿尽可能多的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这种融入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包含情感和思维上的。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在情感和思维方面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情感和思维中增强其参与欲望,也是给幼儿提供了更好的表达平台和机会,让幼儿在教师情境的创设和引导下,能够畅所欲言。
2.情境教学法增强幼儿代入感
情境的创设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对幼儿来说,语言训练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训练过程。此时的教师,更需要从幼儿的情感方面出发,着力点燃幼儿的学习兴趣,注重幼儿内部驱动力量的催化,让幼儿不受教师力量的驱使,亦不需要幼儿意志力的坚持,而是自发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情境教学法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情境引导下,幼儿往往能将自己嵌套入情境中,将情感代入到幼儿个体身上,此时的幼儿便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语言表达,语言训练主体性和主动性提升的目的得以达成。
3.情境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
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以语言工具为载体拓展幼儿视野、丰富幼儿认知和情感、增进幼儿的积极体验,更能够提升幼儿在语言学习中的综合素养。对此,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为教师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供了条件。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幼儿认知情况、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为幼儿呈现更加丰富的情境,让幼儿在学习中改善对语言学习的认识,并将其看成是另一种系统认识的生活,帮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中不断增益和提升。
二、情境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运用分析
1.借助教具,创设直觉教学情境
幼儿阶段,其思维能力发展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中,思维活跃性强,但是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对于事物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仍然依赖于一定的载体。因此,利用教具开展教学,为幼儿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一定的思维凭借物,减弱了语言表达对幼儿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困难,让教具给幼儿起到一定的思维支架的作用。所以,教师教学可利用教具进行教学,创设直觉教学情境。例如,在《小船》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关于船和月亮的直观认识,教师便可以利用图片教具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手持小船儿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和猜想,小船儿像什么呢?随后,引导幼儿们大胆猜想,鼓励幼儿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想法。待到幼儿说到月亮时,教师便可以再手持月亮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比对,为幼儿学习《小船》这篇文章奠基。随后,教师再引导幼儿们学习儿歌: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鱼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这一朗读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采用跟读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读一句、幼儿跟读一句。最后,为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内容,教师可以设置问题: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2.那指的是什么呢?3.小朋友们什么时候看见月亮呢?你们看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三个问题的引导下,教师手持月亮和小船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提高对文章理解的直观性,也帮助幼儿降低对小船和月亮的感知难度。
2.角色扮演,让幼儿融入教学情境
幼儿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有极高的好奇心和感知兴趣,更期待在课堂中获得参与活动的机会。对此,教师教学便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给幼儿提供多种角色参与感知的机会,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融入到教学情境的感知中。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分别让幼儿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大金鱼、大乌龟、大白鹅等小动物。为了允许更多幼儿的参与、增进幼儿情境的感知能力,教师还可以给更多的幼儿创建机会,让幼儿扮演小金鱼旁边的章鱼、泥鳅甚至是海草;也可以扮演鸭妈妈旁边的小鸡、小虫子等。总之,在这一故事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让尽可能多的幼儿参与到学习中来,增进幼儿参与的同时,提升幼儿在语言学习时的积极体验,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对于故事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同时为更好的塑造幼儿角色而增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感知力。
3.通过问题,让幼儿回应教学情境
由于幼儿阶段其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尚不成熟,其表述往往难以获得连贯性和逻辑性。因此,幼儿语言教学更应该重视教师的引导,重视幼儿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让问题引导成为幼儿完善连贯表达的重要载体。例如,在《苹果娃娃》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幼儿回应情境中的问题时,获得语言的锻炼。首先,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随后,教师设置情境问题:(1)你见过会说话的苹果娃娃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苹果娃娃》的故事,故事里的苹果娃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随后,教师有表情的进行苹果娃娃故事的讲述。在故事讲完之后,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朋友们是怎么对待苹果娃娃的?由于苹果娃娃这个故事较长,教师接下来可以分段给幼儿们讲述故事,并且边讲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接下来,教师设置问题:敏敏是怎样画苹果娃娃的?为什么说苹果娃娃度过了快乐的一天?苹果娃娃还愿意上幼儿园吗?为什么?至此,苹果娃娃的故事讲述和理解完毕。为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设置问题:你愿意上幼儿园吗?为什么?如果我们班来了新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然后引导幼儿积极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幼儿拓展语言训练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幼儿交往习惯以及品德养成的训练。
4.开放情境,拓展幼儿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连贯表述的前提,也是提升幼儿语言品质的重要基础。因此,语言教学中,思维是本、语言是标,而语言教学则需要对幼儿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幼儿思考和想象的基础上的。对此,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放开教学情境,提升幼儿思维的开放程度,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思维提升和拓展的机会,并适时给幼儿提供表达渠道,让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获得同步提升。例如,在《伞可以做什么》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新课讲授时便引导幼儿们思考:一把伞,它的功能有多少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随后,教师引导幼儿对其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思考,此时的幼儿可能会提到伞可以帮人避风雨、遮太阳、当拐杖甚至是捉迷藏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的智慧和想象,鼓励幼儿的大胆发言和积极参与。随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以呈现图片的形式让幼儿猜想:如果小蚂蚁有一把伞会做什么?如果小鸟有一把伞会做什么?让幼儿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获得更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获得更加充足的表达机会。
情境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使用,能够丰富幼儿情感、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对此,教师教学可通过教具、角色扮演、问题引导和开放情境等当时,增进情境教学的功效,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玉珍.幼儿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38-139
[2] 陳虹利.探讨我国幼儿园儿童语言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J].语文建设,2016,03:15-16
[3] 张志.浅析教学游戏化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1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