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照亮后进生前进的道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阐述了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以慈爱之心为前提的教育。
关键词:后进生;爱的教育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存在着差异。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肯定有“优”有“劣”,而“劣”的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每个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学困生,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一直面对的难点问题。
一、了解后进生;用爱因材施教
对那些学困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判断该学生是属于哪一类的学困生,是知识缺陷、是情感缺陷、是能力缺陷,还是动力缺陷;再调查了解造成的原因,是家庭环境、是学校教育方法,还是本人的惰性?然后再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用爱有的放矢地教育。
我曾遇到过一个性格古怪的男生。他任性率意,上课或迟到或睡觉或高声扰嚷,心中完全没有“纪律”二字。她可以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抓狂,也常常讓身边的每个人因他而抓狂。老师同学们以“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对待她。可是他却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和他的母亲在整天赌钱与酗酒的父亲的拳头与大骂中提心吊胆地度过。父亲对他的态度就是她对身边人的态度,父亲给他造成心灵的痛苦,他也给身边的人造成心灵的痛苦。可他一听老师提起他父亲时,他却苦苦哀求,不要告诉他父母。见过该生的父亲后,我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他,我可以做的唯有与她的亲生母亲一道,尽量多给孩子关爱,多教给她做人的道理,而且我首先要想法子消除她对我的不信任。经观察发现他这样做就是想得到别人的关爱,或许就一点点关注也行,同时他怕他的母亲不高兴。由此我找到了突破口,与其座谈:1、分析造成他与母亲所经历的不幸的原因。2、教导他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乃至母亲的幸福,应努力改变个性,不要让母亲再为她难过。当老师成功地成为他心灵中又一个爱的避风港时,正常的人性开始在他身上复苏,渐渐能善意友好地与人交往,个性由强悍暴躁逐渐转向沉稳平和,在班上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大大加强。
二、以慈爱之心,呵护与温暖后进生冰冷而脆弱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后进生:“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言辞之间,大教育家对后进生充满了怜惜之情。他给我们的启迪是:正因其娇嫩,正因其脆弱,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转化的是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不要因为他们的一些表象而心生嫌怨,要以一颗慈爱的心去了解,去理解,去谅解:一个厌学的学生可能就是一个聪明而敏感的孩子,内心可能有被父母当作攀比工具的隐痛,可能有被老师挖苦讽刺的阴影;一个常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学生也许就是一个能干而感情丰富的孩子,也许就因父母在外打工而需要生活自理,长期无人督促,亲情缺席,致使他们对学业、对情感实在没有能力自理……以慈爱之心为前提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痛苦与困惑,只有了解学生心中的痛苦与困惑,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才会有重大的改变,看似盘根错节的后进生问题才能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引导下迎刃而解。
有这样一位留守儿童男生,经常迟到,打架,在课堂睡觉,抢同学们的作业抄,还时常有偷现象,特别是对老师爱理不理,有时具有敌意,对同学们常采取武力解决问题,屡教不改。由该生的种种表现,我推测她在家里,没人管得住他,更没有人正确的引导他,而且常受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的伤害。经过家访,我的推测得到了证实:孩子的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有七十多岁的爷爷看管,看不住,孩子每天玩到下半夜才回来。每当父母打电话回来或回到家,一听说孩子不太好,就用巴掌“教育”。在对该生深深的同情之余,我打了个长途电话,尽量措辞得体地指出家长教育上的失误,请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用心平气和的沟通耐心的尽量多给孩子呵护与关爱,理解与正确疏导,当成孩子身后的大树头顶的凉荫。同时我与该生面谈,我表达了对她的理解和同情,告诉他一个可爱的幸福的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形象和未来,也开导她谅解父母,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稍后一段时间,我和家长则共同欣喜于他们的孩子的变化:遵守纪律了,与家长和老师也亲近了,听话了。
三、用爱激发后进生的闪光点
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后进生,要给他们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一位资深教师曾告诉我:“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后进生有很多缺点,但更应该看到他们的优点。我们对学困生要多些宽容和表扬,少些训斥和批评。我们不仅要与后进生建立一种和睦可亲的关系,使后进生消除生疏感、惧怕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而且还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长处给予肯定和赞扬,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以保持和挖掘他们强大的内驱力。在一个班级里,后进生多数是那些调皮的学生,平日里,他们往往是消极因素占上风,老师必须要透过“迷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燃他们心灵中的“星星之火”,既肯定其优点,又要实事求是批评其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这是缓解矛盾,消除自卑、疑虑,唤起学生自重、自信、自强意识的动力所在。我班上有一个孩子,上课坐不住,讲课听不进,总是影响周围的同学,老师们都很头痛。一次次的批评让他越来越“皮”。但他语言表达能力强,表情丰富。在“六一”儿童节时,我让他参加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班上同学们高兴得都为他喝彩。从那以后,他逐渐改变了,一年后,同学们选他当班长了。这就是爱的力量。神圣的爱能把一切变得美好。
总之,爱如明灯,能使后进生的“可怜之心”变成“可爱之心”;爱如明灯,能照亮后进生走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展辉. 让爱的烛光照亮后进生的心扉[J]. 新课程导学,2013(13).
[2] 张双龙. 让爱心成为后进生前进的风帆[J]. 甘肃教育,2006(12a):14-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