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游戏在幼儿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意愿。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将手中的权利“放下”,才能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使其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关键词:幼儿教育;混龄角色游戏;幼儿游戏
作者简介:舒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3-0096-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要把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孩子,让游戏回归本真。要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使其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一、自主选择,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如何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性,这些都需要教师放开手,给予幼儿发挥潜能的自由。
1. 玩什么?笔者刚开始开展混龄自主角色游戏空间建构时发现,幼儿在游戏材料自选区疯狂地将各种各样的材料抱在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个材料是否是自己所需。为什么游戏现场会那么混乱,为什么大家都抱着游戏材料在走廊中晃来晃去,为什么最后材料自选区域的材料是那么凌乱等。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游戏之前需要拟定计划,要思考准备玩什么游戏,和谁玩,游戏时需要哪些材料,人员该怎么分工?
2. 如何玩?有了前期的思考,幼儿对游戏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大家三五成群地交流自己的游戏计划,在自由自主、轻松的环境中交流、作计划,商讨简单的游戏规则、人员分工。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规划能力,还使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发展。
3. 用什么玩?以前游戏主题创设、材料投放、游戏方法基本上以教师为主,而现在都是幼儿自己做主,教师只协助提供充足的材料,如场景类材料、典型材料、低结构材料、自然物、废旧材料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二、自主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1. 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角色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生活的游戏。混龄角色游戏是将全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在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混龄角色游戏可以很好地弥补同龄教育及当下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不足,对促进幼儿社会性、个性化、认知发展及语言发展等都有独特的价值。
(1)心理环境做铺垫。游戏环境对幼儿游戏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混龄自主角色游戏。
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幼儿游戏中,教师既是支持者又是参与者。当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收集更多的素材,便于幼儿游戏后进行分享。至于他们玩什么游戏,选择什么材料,在什么地方玩,幼儿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
②友爱、互助、平等的生生关系。混龄实行的是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相融合。班杜拉强调,在社会情景中,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学习者在观察学习中无需作出反应,也不必亲自体验直接强化,只需通过观察他人,接受不间断的强化来获得学习。而且混龄角色游戏还可以让大点的幼儿产生一种大哥哥、大姐姐的责任感,较小的幼儿在语言表达、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也非常快。混龄等同于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高级的模式环境”,弥补了目前独生子女家庭的缺失,即使二胎开放后也增强了老大对老二的关爱之情,这便是混龄教育中最被认可的教育价值所在。
(2)物质环境做保障。
①为幼儿创设开放的游戏场地。以前游戏区创设以教师为主,大多数是完成教师的预期目标和操作任务,自主并未实现,幼儿实际上还是在教师的限制范围内游戏,未真正将游戏还给孩子。于是笔者反复思考如何才能真正体现自主,真正将游戏还给孩子。通过不断地尝试与调整,最后将原来固有的游戏区材料以及新投放的材料全部搬到户外。通过班级游戏—长廊游戏—户外混龄角色游戏的转变,使幼儿的游戏环境更加宽松。
②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适宜的游戏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笔者根据混龄角色游戏空间自主建构的特点不断调整游戏材料。最后采取按典型材料分包投放,通过低结构、自然物、废旧材料、场景类材料等分区投放,让幼儿根据自己游戏开展的情况自主地去选择,使其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游戏。
③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在混龄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投放要适当,太多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太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利用现有的材料创造新的材料,一物多玩,使游戏更加充满趣味性。例如,幼儿在游戏中需要创设一个面包店的游戏区,但是搭建区域的材料没有了,这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将户外游戏的垫子立起来构建自己的区域。
2. 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要学会放手,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幼儿的游戏。教师就要从主导者变为支持者、观察者(多观察,少指导)。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活动是一种基于幼儿内在需要的自主自发性活动。因此,这种改变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的需要,使幼儿游戏更加自主、开放。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位”,将游戏还给幼儿。
(1)相同游戏,不同情景。自从幼儿园进行混龄角色游戏以来,园所里的幼儿每天玩得游戏创造无处不在。有一段时间笔者特意观察了一组幼儿,发现他们特别喜欢玩医院的游戏,通过持续观察发现,他们每天用相同的材料却玩出不同的情景。有的时候是妈妈带着宝宝到医院去给宝宝看病,有的时候是医生给消防员包扎伤口,有的时候是宝宝吃东西卡住了……所有的游戏情景都是幼儿自主创造,而且所有自主发生的游戏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幼儿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认知。
(2)孩子在前,教师在后。教师做得越多,幼儿发展越少;教师做得越少,幼儿自主发展就越明显。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情节,做好一个实实在在的观察者。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思考还可以做什么来丰富游戏的游戏经验,而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给予干涉或介入。
(3)以物代物,大胆创造。如用积木代替糕点,代替宝宝的枕头,代替超市的各种货品;用垫子代替围栏,代替床、桌子,或代替地道等;把废旧的盒子变成医院的床,变成储物柜,变成桌子……幼儿心中需要的物品都能用现有的材料来创造,当教师深入幼儿的游戏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创造力无处不在。
三、自主分享,感受分享的喜悦
1. 生生分享。幼儿从自主游戏区一下来,就迫不及待的跟旁边的同伴分享自己的游戏,这样使每个人都有说得机会。当然教师在一旁观察幼儿分享时,要注重个别引导,对于表达欲望强的幼儿,教师除了要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更要引导他们善于倾听。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幼儿,要给予帮助,可以通过图片、句式引导等方式,鼓励幼儿表达。
2. 师生分享。组织有效的分享活动可以使幼儿从根本上发展自我、认识自我、丰富幼儿经验。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不仅获得操作的经验,更获得各方面能力和社会情感的综合体验。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成功、挫败、等待、求助等豐富的情感。教师在组织分享的时候可以抓住关键点,激起幼儿同伴在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还可以利用照片和录得现场视频引导幼儿进行分享、讨论,从而促使幼儿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季梅,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徐刚,华爱华.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J].幼儿教育,2008,(4):4-7.
[4] 张静.浅谈自主性游戏中中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J].教研论坛,2014,(3):13.
责任编辑 郝 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