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阅读为引领,提升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提高中职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以及良好个性的养成,其根源离不开经典阅读。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带领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从理论研究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总结以经典阅读为引领,提升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多种方法。
[关 键 词] 经典阅读;语文核心素养;实践渠道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90-0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作为一名职校的语文老师,我们要让学生知晓经典、感悟经典,更要教会他们传承经典。传统文化的培养及熏陶,最关键的方式便是经典阅读。通过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文化烙印;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手段,让正面的道德标准和健康的人生理念植根于学生的脑中。教师应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和氛围,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爱上阅读,特别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通过创建活动平台、阅读方法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快乐,提升中职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依托标准,推荐经典阅读作品
在各版本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中职生要积极背诵古往今来的优秀文章,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推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建立个性化的阅读清单,选取具有通用性、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文学作品,比如《论语》《诗经》《红楼梦》《史记》《边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作品既要生动,体裁方面又要尽可能地涵盖诗词、小说、散文等多种样式。语文教材中經常要求背诵朗读,针对该类作品更要加以注意。除去教材以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进行课外经典读物的推荐,不断增加学生的经典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
根据经典阅读推荐序列,在学期初教师要制订好阅读计划,确保经典阅读的落实到位。经典阅读计划包括学情分析、阅读方法指导、班级特色阅读活动、评估考核细则等方面内容。经典读物的推广普及,对中职生语文审美与鉴赏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打造体系,构筑经典阅读氛围
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一个人所处的教育环境对个性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当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工作,搭建立体式、多维度的阅读网络平台,通过规模效应和氛围烘托,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校园布局优化
可以在学校的外墙、内饰上加以装饰,通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物的展示,向中职生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开放式阅读平台的信息交互,确保平台具备轻松化、随意化的阅读特质,使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进入经典阅读。与此同时,校园中的植物摆设也可以加以设计,配合一些比较具有文化气息的植物,形成名片效应,营造文化气息。
(二)班级群落创设
在班级中开辟“创作园地”“经典读物”“故事天地”等文化模块,确保将经典文化入班级、入角落,打造各班级极富特色的文化群落。
(三)家庭资源整合
优质家庭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善于将家庭和学校资源积极整合,引导家长带领中职生开展经典诵读,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的方式,发布经典阅读清单、开展经典阅读分享、反馈经典阅读进度,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进步、执行计划、达成目标、共同阅读经典,打造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优质的阅读教育环境。
校园、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环境体系的搭建,能够为中职生提供优质的语文外部成长环境。
三、创新方法,内化经典阅读成效
(一)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中职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确保学生寓读于乐,接受经典阅读,因此,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是让学生自发进行经典阅读的最好方法。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结合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书目清单及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创设不同的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发展的科技优势,通过多种媒介的混合并进,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稳定、更持久,产生更加活跃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稳定的时间段自发、更有兴趣地参与到经典阅读活动中。此外,要积极地创新内容,而不仅仅是做形式创新。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小情节的加入,增强中职生的探索及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对经典作品产生更加强烈的阅读兴趣及欲望。故事是一种非常值得开发的阅读激励模式,不断创设与经典阅读有交集的情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开头、高潮,还是结尾,都要有一定的讲述技巧,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经典阅读的魅力,同时在经典阅读中受到启迪和感悟,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个性良性循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传授方法,授人以渔
在教授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精读与粗读相结合。经典作品名目繁多,通过粗读可以使中职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获取基本信息,有着比较高的阅读效率。精读则是需要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加以深入思考、仔细体会、探索文章的结构和构思,揣摩布局谋篇,在结构中体会文字的曼妙,从作者的思想深处获取更加深刻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吸收形成自己的思想。无论是仅仅依托精读,还是仅仅依托粗读,都有着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只有充分融会贯通,将它们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 经典的文章需要慢慢品味,经过时间沉淀,内化形成思想。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做笔记,坚持读写结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读写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指导学生用相关的个性化的符号和标记在文章中做笔记,并定期摘抄经典文章段落,将深刻美妙的词句记录下来;也可以对一些文章内容或者遣词造句加以评论,道出自己的感想;针对同一问题,还可以分化出不同的个性化的见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此外,还要强化作品对比对阅读的意义。在空间层面,对比阅读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模式。所谓纵向,便是针对同一作品,在作品内部进行前后的对比,通过文章前后内容、逻辑、时间、人物的差异化描述,能够更加精准地领会经典阅读的魅力,理解作品的内在深意。所谓横向,则是在阅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这种阅读方式也有其内在的好处,那便是更容易找出这些作品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利用不同知识、新旧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启发。通过知识的更新迭代、纵横比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魅力所在,感受到经典阅读语言的博大精深,这对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三)构筑模型,深化兴趣
教师应当在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投入更大精力,在不同类型的阅读课中,纵深培养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推荐经典,促使中职生形成“我想读”的思维观念。在此基础上,如果学生对经典作品不是非常熟悉,教师需要巧妙地呈现书中的内容,借助某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养成兴趣阅读的习惯。在经典阅读课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性格特质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各有侧重。较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基本勾画的方法引领学生经典阅读入门,较高层次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自己阅读、分析,以仿写的形式学习经典作品,使学生在阅读中自发地提升个人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求学习惯。
以上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不仅拓展了中职生的阅读深度,激发了阅读的兴趣,还内化了经典阅读成效。
四、丰富载体,建立多种实践渠道
教师应当把传统文化的构建、经典阅读的理念等内容,通过各类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不断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各项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与文化同肩并行。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好书推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切身体验到经典阅读、深刻阅读的乐趣与魅力。
另外,教师还应当积极、正向地引导中职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经典阅读作品的精神内核,艺术是源于生活的。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地理特点,挖掘周边的文化资源,熟悉各地域文化的发源传统,带领学生参观周边的文化古迹,搜集经典文章和傳统故事,通过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在实践中品味经典,开发周边的文化资源,打造提升氛围、陶冶情操的阅读文化园地。通过载体资源的丰富,拓宽中职生的文化视野,传承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不拘形式,形成阅读评价体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当致力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需要一个奖惩分明的外部环境和机制,才能促进经典阅读的长效发展。所谓有效的、正面的评价,往往具有正面激励的作用。因此,经典阅读不仅要将注意力着眼于阅读方法的指导,还要注重阅读评价体系的构建。阅读评价体系应当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机融合,定期开展评选活动,对优秀的阅读学生加以鼓励,从根源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薛汉成.经典美文阅读对提升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14-16.
[2]史霞.借经典阅读提升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江苏教育,2017(76):78.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