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个性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背景,对营造阅读情景,引发个性阅读;引导自读感悟,促进个性理解;引导对比分析,深化阅读感悟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个性阅读;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小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容易用自己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来替代学生的理解,这个问题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由此,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阅读,由浅入深慢慢提高学生水平,要注重进行个性化阅读。
一、营造阅读情景,引发个性阅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学情景的作用,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创建相应合适的趣味性阅读情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时,利用音乐引入课堂教学,先播放一首《少年英雄小哪吒》,再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过、听过跟哪吒有关的故事?是否知道哪吒闹海的原因和哪吒是如何闹海的?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兴趣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自主投入阅读过程中。在学生通读文章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文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学生通过思考,阅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引导自读感悟,促进个性理解
目前,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大多加入了前置性学习和拓展延伸性学习,这二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考文章。但是,纵观目前的前置性学习,教师大多都直接给学生提供预习内容,学生的预习范围也局限在教师提供的范围内。学生完成预习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只是请学生报告自己的预习成果,纠正学生错误的结论。这种模式下的阅读教学,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考虑到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以自己为整体介入文本,通过自己主动阅读产生感悟,而非教师实现进行预习提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产生自己的感悟。
例如,《清平乐·村居》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东西,比如莲蓬、青草之类的,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动作方面的描写也只有“翁媪在饮酒聊天,大儿在锄草,中儿在编鸡笼,小儿在卧剥莲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用多媒体将词中描绘的场景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思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品读到词的美。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人描写的环境是简朴清新的,充满了田园的气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其进行分析,学生就能想到作者写作的原因是为了追求平静、和谐、幸福。由此可知,课堂教学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教师由浅入深引导,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三、引导对比分析,深化阅读感悟
个性化阅读的最高层次是拓展对比进行阅读,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学生的阅读格局被扩大,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请学生自主搜寻与课文类型相同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分析二者的共性和个性,增加学生的阅读深度。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三亚落日》一文进行教学时,请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寻找其他的以描写风景为主題的文章,分析这种文章存在怎样的共性、个性。有位学生将《三亚落日》与《烟台的海》进行对比阅读。通过阅读和分析后,学生发现两篇文章共同点是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并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学生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虽然两篇文章整体上都是描写景物,但是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比如,在《三亚落日》一文中,主要从动态、形态以及颜色三个方面着手描写了三亚的落日美景,表达出作者依依不舍之情,而《烟台的海》则是从时间角度入手来描写烟台四季的海景之美。通过对比阅读,学生的阅读面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阅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时,要注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来比较分析文章,这样对文章理解更加深刻,看待异同也更加全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总之,不同学生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到求同存异,引导学生逐步展开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非迫使所有学生产生相同的理解和感受。
【参考文献】
[1]卞红艳.引导个性阅读.“活化”语文课堂[J].名师在线,201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