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效课堂视角下非遗融入中职课堂教学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前,在政策感召下不少学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校园传承活动,学校课程也渗透了不少“非遗”内容。然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参差不齐,他们对基础理论、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等兴趣不高,“非遗”传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中职学校应提高对“非遗”教学的认识,通过加强教师培养和教材开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构建有效“非遗”教学课堂,提高“非遗”教学的有效性和“非遗”校园传承活动的质量。
  [关    键   词]  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008-0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意见》中提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为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1]。然而,中职学生普遍对“非遗”传承兴趣不高,对“非遗”文化“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教学效能低下,中职教育如何有效地将“非遗”结合专业建设、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灵活教学,提高“非遗”传承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有效课堂的涵义及内容
   “有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或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有效率、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获得有效发展[2]。具体内容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理解到理解;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技能上,从不会到会,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不熟练到熟练。
   二、“非遗”融入中职课堂教学低效原因分析
   (一)教情分析
   1.中职学校“非遗”传承由于没有制度、经费、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教师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大多是临时性的,往往凭一时的热情,缺乏统一的、权威的、系统的教学计划安排。
   2.师资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中职学校缺乏相关“非遗”项目的师资力量,学校开展“非遗”教学活动需要求助于校外“非遗”传承人的指导,而要让学校老师能深入了解“非遗”项目的内涵和掌握一定的技艺,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培训阶段,这就直接影响到有效课堂的建立。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加以充分重视,未能彻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应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非遗”课堂效率不高。
   (二)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偏低,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心理严重,上学只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缺乏对“非遗”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制约了“非遗”有效课堂的开展。
   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过程相对枯燥。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学习缺乏探讨性和实践性,同时一些学生认为学习“非遗”对其将来就业没有多大的帮助。学生没有利益上的驱动力,难以激发学习“非遗”兴趣和学习热情,久而久之逐渐对“非遗”学习产生消极心理,“非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教材分析
   目前,进入学校的“非遗”项目基本上没有系统、规范的教材,各层次教育也未能有效衔接,虽然不少地方都相继开展了“非遗”校园传承活动,但各个层次的“非遗”教学内容难免脱节,无法形成持续学习的知识链条。同时,虽然“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有着诸多好处,但由于“非遗”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与普遍适用性,教材编写难度很大。这就直接影响到“非遗”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构建“非遗”传承有效课堂的措施
   (一)提高对“非遗”有效课堂重要性的認识
   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传承缺乏自觉性,渠道不畅,而更重要的是教育领域对“非遗”传承缺乏重视和价值认识,学校教育和“非遗”传承脱节。因此有必要提高对构建“非遗”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
   构建中职“非遗”有效课堂可以发挥学校教育大众化、文化多元化的独特优势,把“非遗”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广大学生在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中,把在学校学习的多元民族文化传播给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从而使“非遗”得到推广、普及和优化,促使民族文化资源不断转变为人类发展的共享资源[3]。
   构建中职“非遗”有效课堂,促进“非遗”进人中职学校,不但使“非遗”在学校得到了系统的保护与传承,而且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学生能够了解“非遗”文化,激发爱国爱民、热爱家乡的热情,激发起自觉传承“非遗”的历史使命。
   构建中职“非遗”有效课堂,能够彰显中职学校办学特色,进而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利用地方“非遗”来研发课程资源,把地方“非遗”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中去,可以凸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提升品牌效应,提高学校的教学声誉,可为中职学校的特色办学添上浓重多彩的一笔。
   (二)强化教师培训和校本教材开发    教师对“非遗”的领悟程度和“非遗”文化自觉意识的高低,将极大地影响“非遗”教学有效课堂的实施效果。强化教师“非遗”教学能力,一是可以组织校内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以及选派优秀教师到校外学习、培训,使他们能尽快适应“非遗”教学需要。二是引进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学习机会,使他们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能够胜任学校教学工作。
   合适的教材是“非遗”融入中职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关系到“非遗”有效课堂的推广程度。学校可以根据中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為出发点,努力寻找本专业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点,将丰富的“非遗”项目寓于专业课程之中,组织编写结合专业建设规划的“非遗”教材和相关读本。教材和读本应包括各个学段的“非遗”通识读本、“非遗”项目教材等,并制订各学段教学目标与内容,把“非遗”内容渗透在每个阶段的教学中,提高“非遗”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作为知识传授和接受的过程,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学生。一切知识和能力,只有作为主体的学生愿意学以及学会了,才能获得传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关于“非遗”的教学,就必须采用交流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愿意学、容易学。
   1.课前做好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入
   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把“非遗”有机融入课堂。教师应以专业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教材为载体,捕捉教材与“非遗”的结合点,将丰富的“非遗”素材寓于学科教学之中。例如以广西崇左市职教园区为例,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可以融入崇左市“非遗”项目花山壮舞、金龙花凤舞、打榔舞等;声乐课程可以融入龙州“非遗”项目天琴弹唱、左江壮民歌、壮乡高腔诗蕾等;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导游实务课程可以融入崇左市“非遗”项目宝圩侬侗节文化、“三月三”餐饮文化等;烹饪专业中的中式烹调技艺课程可以融入崇左市“非遗”项目壮族特色菜艺、糖泡酒技艺等。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民族文化的特点而不断创新。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利用新媒介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要素有机结合,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提高“非遗”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外“非遗”原始场景让其亲临其境进行观察、判断和体验,使学生把书本里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内化为素质。例如,组织学生到村落、庙会、社区、传承人居住地、文化展演中心进行观摩、创作、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传授、现场观摩、田野调查与原生态演练四维一体的文化空间中感受民间文化的内涵,通过现场演练开展各种各样的“非遗”技艺交流和才艺表演会,从而建立体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
   (四)建立激励性的“非遗”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没有教学评价或者单一性的评价措施不能正确反映学生对“非遗”的掌握情况,更不能全方位反映学校“非遗”课堂教学传承的有效程度。因此,学校必须建立“非遗”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非遗”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对“非遗”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监控。
   激励性评价的核心是改革教学评价目标狭窄、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的做法,多元地、持续地、动态地评价学生学习,激励学生对“非遗”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在“非遗”技艺、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建立自信,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在日常“非遗”教学中,评价要素可以为:一级指标评价学生学习的“参与率”,把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数量纳入评价范围,并制订评价指标进行考核,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级指标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深度纳入评价范围,是“简单参与”还是“深入参与”行为作为评价指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三级指标评价学生学习“有效度”或“目标达成度”,把学习“非遗”对情感、意志、价值观的达成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贡献,对素养能力的提高程度纳入评价范围,并制订评价指标进行考核。
   在有效课堂的视角下,对“非遗”融入中职课堂教学进行探讨,构建中职学校长效性的“非遗”有效课堂任重而道远,目的在于通过探索和实践“非遗”有效课堂,建立适合中职专业特点的“非遗”有效传承模式,解决“非遗”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提高“非遗”传承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使“非遗”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同时加快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毛娉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考试周刊,2017(77):27.
   [2]冯璐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以都昌鼓书为例[J].江西教育,2017(30):12.
   [3]朱国美.中职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为例[J].职业,2018(16):84-85.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