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地方民办普通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编制应用型专业教材、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202-02
一、前言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主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不同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人才;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主要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我们要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是第二类人才,就是在土木工程领域不但掌握了该专业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2012年我国“十二五规划”中计划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36%,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5%~50%为大众教育阶段)[2]。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承担起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为此,国家和地方都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同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意见围绕提升辽宁省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明确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前身为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是辽宁省第一批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专业。本文主要结合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实际情况,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二、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目前民办普通高校在师资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理论研究能力强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教师引进方面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的聘任制度及评价方法,积极引进企业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专业教师,承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同时,聘任企业中有能力、有意愿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利用他们的工程经验和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可以组织他们到企业中锻炼进修,去建设一线直接参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使之丰富工程经验。
三、编制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工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所用的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材,一类是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体系的教材。前者适合学术型和研究型大学,后者则多用在高职高专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类人才培养之间,这类人才既要拥有一定的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两类教材都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编制出适合本校学生知识基础层次及专业发展的教材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和基础。目前教材的选择有很多,也有很多教材冠以“应用型”教材的名称,但其内容设置和以往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材并没有明显区别。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虽然已经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受教学任务重、实践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因素的制约,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的编制工作中。因此,学校应出台政策鼓励教师编制教材,教师也应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到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的编制工作中。
四、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民办普通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大纲和“双一流”高校并没有明显不同,但学生和“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自制能力等各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加以改革和创新就难以取得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所以应该在保证国家对本科生培养质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深化课程内容改革,积极探索制订出适合本校定位和发展的课程体系。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四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架构,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建设的重点,全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和大学物理等通识课程方面,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在满足后续课程学习对基础知识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广度、降低难度和深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要相融合,紧跟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实新的技术理论和实践内容。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毕业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要与工程实践紧密相连,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考核方法改革,注重平時考核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受基础薄弱、学校整体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考过之后学习内容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而目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核所占比重很小,仅为总成绩的30%~40%。应该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考核方式也应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平时测验、作业、课程论文、现场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上要尽量做到一人一题,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定理、公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重视平时的学习,逐步引导学生从注重期末考试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
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企业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最终归宿,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最有发言权,因此要让企业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作中。英国大学普遍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的方式有企业认证课程、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习基地、提供学习与研究项目、派高级职员进行辅导等[3]。目前民办普通高校在校企合作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虽然签订了很多校企合作协议,但真正做实际工作的却很少。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七、结语
总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行业企业的需求,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创新,承担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
[2]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徐同文,陈艳.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12.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630.htm